你咋才来
儿娃子丫头子等你呢!
我是一名哈萨克族姑娘,家在乌鲁木齐。
2011年,我来到了湖南省张家界市,读预科。
2012年,读完预科,到上海读本科。2016年,毕业,留在上海至今。
在内地生活了五六年,有一些体会,那种在新疆从未体会过得体会。打算在这里把我这几年在外地与各地各族朋友相处的故事慢慢说给大家听。
怎么形容张家界这个地方呢?
依山傍水,空气清新,国家森林公园有天然氧吧,到处绿油油的,但是把全城翻个遍,只找到了两家清真饭馆——兰州拉面馆,所以我们吃饭一般只能在学校清真食堂解决。大概就是这么一个地方。
我的同学:
班里六七十个同学,只有我和另一个男生是从新疆来的,其他同学 北到漠河、南到三亚,西藏青海甘肃宁夏内蒙湖南湖北广西广东重庆...反正你能想到的有少数民族的地方都有。当然除了我们班以外,其他班也有新疆同学,凑起来新疆同学还是很多的。
我的舍友:
我们的宿舍是八人间,宿舍里有两个卫生间还是很让我满意的,七个舍友都是湖南的少数民族,比如土家族、侗族等。
我是第一个到宿舍的,和妈妈开始打扫宿舍,扫地拖地,把舍友的桌子也都顺便擦干净了。吃了个饭回来发现舍友都到齐了 , 开始 ,自我介绍大会,意料之中,我还没张口 。就有室友说 “哇 你是不是新疆的啊!” 我“恩恩”“眼睛好大毡房和蒙古包有什么区别, 鼻子好漂亮, 一看就是新疆姑娘!”(这段好像自夸, 但是真的 ,后来我慢慢发现 ,只要认识了新的朋友 。他们说的第一句话肯定是这句) 我“...” 舍友“报到册上, 你的名字中间还有一个点, 和外国人名字一样。” 于是我就简单说了一下点前面是我的名,点后面是我爸爸的名字, 比如我爸爸的名字点后面是我爷爷的名字。 她们听的很认真 每一双眼睛里透露出来的都是新奇。
(我开始意识到 一定还有很多在新疆大家见怪不怪的事物,在这里我需要一个一个给她们介绍)
后来我解释过的问题:
“你会说新疆话吗?” 我让她们知道了什么是新疆土话,后来她们时不时的也会冒出一句 “你说撒”. 我给她们说了哈萨克语和维吾尔语的一两句日常用语打比方,她们学会了哈萨克语的 “你好”“我喜欢你”,学会了维吾尔语的 “阿达西”,也知道了每个民族的语言是不一样的,只不过她们听不懂 所以曾经觉得所有新疆少数民族说的语言一样。
“你会跳新疆舞吗?” 在后来的预科生活里,她们看到了哈萨克族的黑走马,维吾尔族的刀郎舞,塔吉克族的鹰舞,乌孜别克族的塔那瓦尔,知道了新疆舞的多样性,也有同学喜欢某个民族的舞蹈, 并且和预科的新疆同学学跳舞。
“新疆好远啊,你们过来上学好辛苦!” 一般我会说“还好吧,飞机四个小时,火车三十多个小时”,这样的回答通常会引出另一个问题 “新疆有机场啊” 我很开心她们会问这个问题,因为这样我就有机会让更多的人知道新疆的机场密度是中国任何一个省市都不能比的。
“你们住蒙古包吗?” 这个问题也很好,一个问题可以普及两个知识。我会给她们说 你们所谓的‘蒙古包’是蒙古特有的,我们新疆的叫毡房,毡房和蒙古包在外观上可以区分的,城市里都住楼房,想体验毡房可以去山区景区,那里是有一部分人住在毡房里的~ 同时给朋友们看乌鲁木齐的图片,告诉她们新疆的城市和内地的城市没什么区别,都是高楼大厦马路高架;有的时候还会提一下知名的购物中心 以示新疆城市的现代化程度(那时候乌鲁木齐还没有万达) 我就说乌鲁木齐有美美,美美于中国设有8间分店,分别位于北京、上海、成都、重庆、天津、长沙、沈阳、乌鲁木齐。
“你们平时骑马吗?” “哈哈哈, 我们要去骑马的话好贵的,得去景区交钱,才能骑一圈,我们很少有机会可以骑,但是和内地一样,你们这边农村的人家平时可以骑水牛之类的,我们的牧民平时是骑马的”
“你汉语说的真好!” 对啊,新疆的普通话标准程度在全国也排的上名(又一次骄傲)~而且新疆汉族朋友也是很多的,你来新疆玩儿不用担心语言不通的问题~逛街吃饭 几乎在所有的地方都是说汉语,还没什么口音,除了 “撒”“哦吼唉”“佛的呢”哈哈哈!
“我去新疆的话会不会有高原反应?” 不会不会,新疆是三山夹两盆,大部分有人生活的额地方都是盆地,当然新疆也有绿洲——塞外江南,伊犁。
“南疆和北疆是什么?” 简单说是天山以南和天山以北,比如风景的话,北疆大多数是山和草原,比如喀纳斯和那拉提草原;南疆有神秘的沙漠和戈壁;民族的话北疆更多的是汉族哈萨克族和蒙古族,南疆更多的是维吾尔和塔吉克;你在北疆体会到的更多是骏马和歌声,在南疆更多的是木卡姆和舞蹈。
“新疆是不是很危险?” 我的朋友,你看我像不像伊拉克难民? 不像对吧?是,新疆乱过一小阵子,现在我们过得日子和曾经一样安定幸福。而且那是部分地区,更多的时候新闻不报道,我都不知道那些事情,新疆太大了。没办法,在张家界上预科的时候。有个新闻 大致内容是《一名男子带着炸药去炸政府》新闻为什么没有报道说 “暴乱+恐怖分子”这种关键字呢?不懂,可能更多的时候是新闻太夸张了。
后来,因为内地同学身边的新疆朋友越来越多,很多内地同学都在假期来新疆玩儿了,也有来了一次又来第二次的。所有来过新疆的朋友都说现实中的新疆和她们想象的新疆完全不一样,当然大多数朋友的体重都在新疆增长了。
在这里想和大家分享一个在预科时的故事,那时候我已经和内地朋友们相处了一个多学期了。有一天一起去清真食堂吃饭,隔壁桌坐了两个男生,无意中听他们聊天应该是第一次来清真食堂。让人不舒服的是听见他们说新疆很不好,新疆人也很不好什么的,说的挺大声。我还没反应过来,我的湖南朋友直接站起来朝他们那桌很严肃的说“你们有没有文化?是不是大学生?你去过新疆吗?你有新疆朋友吗?我最好的朋友都是新疆的,麻烦你放尊重一点,说话过一下脑子!”当时的感觉说不上来,一个瘦瘦小小的湖南女生,在我都还没反应过来我该反驳些什么的时候。她先冲了出去,维护着本该是我维护的新疆。那时候我看着她的凶样子觉得安全感爆棚,我刚认识她的时候,她也问过我很多新疆是不是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现在她可以冲在我前面维护新疆,我真的很感动,这种感觉很舒服很踏实。我也觉得我们这些在外上学的新疆学生,在一次又一次的解释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相处中,能改变内地朋友对新疆的看法,那一次次的解释真是值了!
“新疆人是不是都不吃猪肉?” 也不是都不吃,新疆有很多汉族朋友啊,他们是吃的.穆斯林不吃,我有几个朋友是汉族,但是家里长辈在新疆生活了很久,不吃猪肉了,所以他们在长辈的带领下也不吃猪肉了。新疆的饭馆一般会在门牌上标注“清真”或“汉餐”,就是因为在新疆各族同胞的生活习俗不一样。
“清真是什么,是不吃辣椒吗?” 我真的觉得这个问题特可爱,哈哈哈,我的同学一定以为“清真”是“清蒸”。哈哈哈哈哈, 不过,我在后来的生活中让他们知道了我有多爱吃辣。 认真的说一下,清真不仅仅是指不吃猪肉驴肉之类的,还要求在宰杀鸡肉羊肉牛肉时要诵经,宰杀时没有诵经的羊肉鸡肉等,都不能算作清真的呢~ 具体还有什么忌口,比如不吃自死物、血液、不吃长得丑的动物,长得像人的动物,吃的不干净的动物等等。
有一天我睡懒觉起来发现都十一二点了(在张家界那是午饭时间)寝室竟然没人打饭回来吃,我一头雾水的打开寝室的门。惊呆了!呆了!我的室友们三个人在门口蹲着毡房和蒙古包有什么区别,把饭放在板凳上,边吃边聊天!我很费解的问她们怎么蹲在门口吃饭?她们的回答让我差点泪奔。 舍友说 “我们今天打的饭里有猪肉,你在寝室睡觉,我们不好意思带猪肉进宿舍” 我的舍友啊!我说什么好呢?她们的细心触碰到了我心里的那根弦,除了感动还是感动,大冬天的在外边搬着板凳蹲着吃饭。 我立刻叫她们进来吃,别蹲着了,难受还容易受凉。她们说 “没事,不冷,我们很快就吃完啦!” 死活不愿意进寝室,还用手挡着碗,让我快进去。 那时候真是太多的情绪不知道该如何表达给你们听。
“新疆是不是有杀人名额?” 我的朋友啊,新疆是中国的,也是被法律覆盖的地方,杀人是犯法的,没有名额,真的没有,别听别人瞎扯...
“你带刀了吗?” 啊!刀?你需要指甲刀还是剪刀? 朋友:“不是的,新疆人不是都带刀吗?” 大哥,新疆和别的地方是有“管制刀具”这个说法的,不过呢,新疆有一种刀很有名,叫英吉沙小刀,是工艺品。很好看,身上带刀的人嘛也不是没有,和你们那边一样,屠宰场的屠夫估计身上带刀的时间比较多。
“你长的一看就是新疆人!” 那么什么是不像新疆人呢?大多数时候我更喜欢把这句话当做在夸我漂亮。因为在他们眼里新疆的朋友都是浓眉大眼高鼻梁。但是,前面也说了新疆也有很大一部分汉族朋友,按内地朋友的说法,有的新疆汉族朋友长得“很新疆”,但是他们也会对有的新疆朋友说“你长的不像新疆人啊” ,我们从没听过“哇 你长得好像北京人、河南人、广东人”,是因为你们口中的“新疆人”指的是新疆少数民族,忽略了哪里都有汉族朋友的这个问题对吗?
“你们的交通工具是马车吗?” 我的朋友,这都什么年代了,我们要相信中国的发展好吗,马车是有,也是在小点的地方比如村镇才比较常见,我们平时出门也是打出租车或者坐公交,唯一和有些内地城市不一样的是 我们还有BRT,这可是有的内地城市都没有的交通工具,又叫地面上的地铁。
在刚到内地听到各种问题之后觉得 “这是什么问题”“我的天呐,这又是什么问题”的内心反应。到现在,我很喜欢有人问我这些问题,因为这样我就有机会又让一个人更了解我们的家乡新疆。我被问到的问题不止这些,身边的故事也还有很多,希望有机会还能和大家分享和讨论。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你如果不实地探访,只听他人传言,永远不会增加彼此之间的了解和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