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的缘由

九年级上册的语文教学,单元、单篇,都是各自为政的。但是教师的意义在于如何用心去勾连内容,去提取主题,去生发写作的素材和角度。《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让我想到了人的情怀。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博大胸襟,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政治抱负,雨果站在人类文明的高度谴责英法联军的“博大的人道主义”,这些不都是情怀的境界吗?从个人到家国再到人类,情怀格局境界逐步扩大,上升,进阶,提质范马孔子,于是便有了这篇文章的诞生。

孔子手下马仔_范马孔子_孔子范马勇次郎

情怀的三重境

燕山中学 九(8)班史泽川

有人说,情怀这个东西甚是虚无,情怀值几个钱,能当饭吃吗?中国过去也有“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的说法。但仓廪何以实,衣食又何以足呢?我想,皆起自于情怀吧。

那么,何为情怀?在我看来,情怀有三重境,第一重是人生态度,第二重是家国情怀,第三重便是对人类之大爱。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此一境,是人生。

范仲淹有名句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而杨万里亦有“风力掀天浪打头,只需一笑不需愁”。人生是一场修行,得失皆有。当你面对苦难时,是会一笑了之,为下一段旅程继续努力,或是满心愤懑,深陷其中不能自拔,皆是选择,而选择就是态度。信步诗词文化古道,阅历五千年沧桑,看李白“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诗酒豪情,气吞山河。“酒入豪肠,七分酿成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观苏轼,“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襟怀洒落,旷达不羁。“公不以一身祸福,异其忧国之心。千载之下,生气凛然。”望刘禹锡,“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安贫乐道,自得其乐,破阴霾而展望霞云,于困境中寻得契机。

试想,若他们时时感受到的都是“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终日自怜自艾,何来这样自得其乐的旷达之境?

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此一境,是家国。

范文正公曾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若范公因循守旧,没有领导庆历新政,那北宋之积贫积弱,将会愈发严重。若范公只顾个人安危,无视国家和民族之难、民众之苦,那北宋的江山将会更加的风雨飘摇。若范公没有先忧和后乐之气度,那外敌必将大破国门而入。又见杜甫,虽然自己身处乱世,自身颠沛流离,却能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疾呼。他虽生活困苦,却仍心系天下苍生。他们能够在身处逆境、自身困顿之时仍心系家国;他们不顾个人苦难,将人生的抱负与国家命运坚定相连;他们甚至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为国家之兴盛而献身。

“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这绝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年轻的边疆战士们用生命书写的报国之行。如今,我们身处繁华盛世,但不可忘却,在国境线上,在那些肃杀萧凉之地,将清澈的爱,将年轻的生命,留给祖国的英烈们。

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此一境,是人类。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是谓大同。”当我们放开了视野,看到了人类,就会发现爱国主义似乎都不显得足够博大了。人之为人,成于“能群”,基于“秩序”,在于“意义”。而承载人的,是人类的文明。1945年,美国准备在日本东京和奈良投放原子弹,但身为中国古建筑学家的梁思成夫妇却极力劝阻。你可能为此惊异,身为灾难深重的中国人,为何要帮日本人说话?况且在此前,梁思成的三弟还被日本人杀害。他是不爱国吗?不,他们其实已经跳脱了狭隘的爱国主义,是对文化的保护,是对文明的热爱和对生命的关照。这是更高层次的,基于整个人类命运的大爱,若不是他们,死于核打击的普通日本平民会数倍之多,也会使中国的唐代木结构建筑再也无处可寻。反观今朝,因极端宗教主义,历经千年风霜的巴米扬古佛,最终在阿富汗塔利班武装的炮火声中化成了灰烬。他们炸毁的不是“一堆石头”,而是生命之殇,文明之痛。

无论是旷达的人生态度、坚定的家国之情亦或是博大的人类之爱,从不因人身处困境或物质条件而改变,这可能就是情怀的真正魅力吧!

孔子手下马仔_孔子范马勇次郎_范马孔子

情怀的三重境界

燕山中学九(9)班王则翰

何为情怀?有感便是情,有心便是怀。有人浪迹天涯,却能独善其身;有人匆忙一生,却也碌碌无为;有人壮志难酬,仍能一笑千愁。万事万物因为有情有怀,才有了不同,因心而论,便是情怀。

情怀的第一重境界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平心而论,不因外物变化而喜悲,错过的,忘却的,都将成为人生路上的脚印。落石有涟漪,风过林梢响,或许我们不必割舍不下,努力过的汗水终将灌溉身后的荆棘,换来一地盛放的蔷薇。我们且看苏轼跌宕起伏的一生,然则随遇而安,留下“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千古绝唱。范仲淹曾说古仁人“不以物喜范马孔子,不以己悲。”的旷达情怀,对于我们广大莘莘学子,又何尝不是呢?考试失利时,大可不必劳神伤身,退萎不前。高深父先生曾说:“若能高朗其怀,旷达其意,超凡脱俗,便得其趣。”放下一时的失利,一如既往,少年当有为。

情怀的第二重境界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相比“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个人释怀,第二重情怀有了一份责任与担当。“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放下官名利禄,不计较个人得失,与百姓心为心。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幼年和青年时期的颠沛流离中,内心充满着对人民群众深切的责任感,不再让人民受饥饿之苦成为了他矢志不渝的人生任务。他致身田野几十载,为圆“禾下乘凉梦”不论风吹雨打,烈日炎炎,他用汗水浇灌田野,斗移星转,他浇灌出一次比一次绚烂的梦想之花,他用汗水、智慧和坚持换来了千千万万人民的丰衣足食。面对日渐疲弱的国民,林则徐不堪直视,痛心不已,为了国民不再深陷泥潭,希望他们重新站起来,他在众人之间挺身而出,虎门打响消灭鸦片的第一炮。左宗棠眼看大军压境,国难当头,在生死存亡的千钧一发之际,带军力主收复新疆,先忧后乐,此乃人生之大成。

情怀的第三重境界是“博大的人道主义情怀”。

若有此博大胸襟,乃容天下苍生,达则兼济天下,这情怀,超越种族和国界,跨千山万水,直抵天涯海角,为和平,为人类,为大爱。白求恩同志身为加拿大党员,在中国需要援助的时候跋山涉水来到中国,在战场上救死扶伤;雨果身为一名法国公民,痛惜圆明园的毁灭,痛批英法联军强盗行径;巴黎玫瑰花窗遭受永久性毁灭时,梁思成却发出“人类文明倒塌时,没有一个局外人”的呼号。在他们的心中,加拿大人是人,中国人也是人,法国人也是人,全人类同胞都是一家人。作为异邦人,能以天下为己任,即使牺牲也在所不辞,这便是大爱,便是情怀的最高境界。滔滔江河,铸我华夏,多少红十字救护员抛下妻女和家人,远赴天涯海角,宣传、普及、救死扶伤,以全人类的事业为事业,人若能以人道主义情怀为人生追求,他的灵魂方能得到净化,他的人生就能得到最好的归宿。

有情怀,人生便有了它的意义和价值;有情怀,灵魂就有了永恒的归宿;有情怀,世界都会为之而增色。人若如此,善莫大焉;国家若如此,百姓安乐;人类若如此,世界幸甚。

孔子手下马仔_孔子范马勇次郎_范马孔子

情怀的三重境界

燕山中学九(9)班 汤皓婷

情怀,是一人面对一件事或一个事物的一种情感,一种心境。情怀是重要的,可以说假若一个人没有情怀,那么其精神之海将是虚无飘渺的。情怀也是一种做人的境界,境界越高,越难达到,需要一生去领悟和修行。

情怀有三重境界。

第一重境界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顾名思义,意为不因外物和自身处境的变化而喜悲。“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颜回虽身处如此贫困的境地,但安贫乐道,在精神上饱食,孔子曾称赞其曰:“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刘禹锡虽然“二十三年弃置身”,但是勾画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崭新前景;而柳宗元同为被贬谪之人,却没有那份“闲看庭前花开花落”的自得,而是倍感“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最后只得“记之而去”。倘若跌倒时怀这种情怀,何愁不能做到“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何愁不能高歌“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倘若只是怨天尤人,只会在消极中走向沉沦,无法振作。所以作为学子的我们,应以物之喜勉励自己,以己之悲反省自我,而并非沉溺于悲喜之中消磨了青春,丢失了韶华,悲悲戚戚,碌碌无为。

第二重境界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在天下人忧前先忧,在天下人乐后才乐。这句出自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当时范仲淹虽因庆历新政被贬邓州,但仍将忧国忧民放在第一位;杜甫在自己的茅屋被秋风秋雨吹破的那个无眠之夜,喊出的却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悲慨高歌;南宋爱国诗人陆游一生辗转,但他坚持抗金收复失地,临终言曰:“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反观历史上很多小人,只关注自己的利益,蝇营狗苟,置家国命运于不顾,最后只落得万人唾骂的结果。假如此情怀长存,人民众志成城,那国家富强指日可待。“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有情怀,则国将未来可期”。

第三重境界则是人道主义情怀。

它强调人具有的一切价值,应善待每一个人,维护人的尊严,尊重人权,实现人类的共同发展。它是崇高的,是高尚的,是跨越国界的。时间回到1860年,雨果虽然作为法国人,但对于法国摧毁园明园的胜利没有喜悦,没有赞美,而是站在正义和良知的立场上揭露和批判;在南京大屠杀中,约翰拉贝虽是德国人,但帮助了许多难民,他说;“这里存在一个道德点,作为正直的汉堡商人,我至今无法逾越它。”;2020年新冠爆发,中国在管控好自家后,又将物资等输送给各国,充分彰显了大国风范。这份博爱是世界所有主张和平之士的代表,在今天风声鹤唳,战争四起的情况之下,这份情怀将团结起世界,为爱的传递提供保障。我们应心怀大爱,汇聚正义的力量,发扬人道主义情怀,在悲剧发生之前勇于发声,挺身而出。

情怀是一种了不起的境界,是个人走向成功的保障,是国家复兴的大道,是世界和平的桥梁。只有拥有情怀,才能在历史长河中谱出一支属于春天久远的歌。

范马孔子_孔子范马勇次郎_孔子手下马仔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