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房交易市场经常会传来一些让人觉得意味深长的消息,比如最近几天的业内新闻:越来越多二手房业主开始选择自己卖房了。
这段时间,在小红书、抖音、咸鱼等社交媒体平台,不通过房产中介、选择自己直接卖房的业主越来越多。在某社交平台输入“卖房”两字,可以看到部分业主的挂牌出售信息,甚至还有分享“如何在7天内快速卖出房子”经验的业主。
在某社交平台,输入“卖房”两字,可以看到不少业主的挂牌出售信息。部分帖子业主会详细介绍了房子的优势、劣势,同时声称:“房东直售,无中介费。”
翻阅了大部分搜出来的帖子,疑似房东直售的帖子基本都有几个相同点:
1、强调发帖人为房东,交易没有中介费;
2、图片或视频生活气息较浓厚;
3、同个帖子多次发布;
4、大部分都不会直接标明价格(会限流)且房东对于房子的认可度挺高,不太愿意接受降价。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自己挂牌卖房呢?
一方面,房东可以相当自主地掌控交易过程,避免了中介可能存在的沟通不畅、信息有误等问题。同时,房东自己挂牌卖房还能吸引更多潜在买家的关注,提高成交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通过社交平台自己卖房可以节省中介费用,这对于交易双方来说都是一笔不小的支出。甚至网上有房东透露,通过这种方式最多可以省下十万巨款。
房东王女士:“现在房屋交易还是挺方便的,我自己也可以搞定。就算忙不过来,再找中介,费用也要便宜得多。”
房东李先生:“交给中介一直挂了好久也卖不出去,不如死马当成活马医,啥平台都试试。”
房东孙女士:“自己卖可以省点费用,让利给购房者,也算一个卖点吧。”
有房东表示,自己通过个人账号卖房都是无奈之举。二手房市场供过于求,中介都卖不动,自己也只能抱着侥幸的心理试试。但更多的房东也坦言自己卖房没有中介客流量大,大部分都是问价后就没有后续了。而且挂了很久,可能最终成交还是靠中介带来的客流。
一般而言,一二线城市中房屋交易中介收费标准大概在成交价的2%~3%。由于一线城市的房价较高,动辄要付出数十万甚至几十万中介费,这对购房者来说确实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全妹儿也联系了部分中介,询问他们对此事的看法。
中介赵先生:“房子不等于别的东西,很难出现因为潜在购买者看了房东直售的视频,然后临时起意决定购买这类情况。所以还是要通过我们的大量带看房东自己发布的卖房平台,比较才能下定决心,而且说句实话,很多网络平台的房东直售也是中介在发。”
中介王先生:“房东直售可能使得获取利益最大化房东自己发布的卖房平台,但是,与我们相比,房东专业知识不足,这也增加了交易的风险。”
中介孙先生:“我对这个事情没什么特别的感受,就是想说专业的事情还是需要专业的人来做,对于购房者来说,没有精力筛选房源,对于房东来说,随时随地约看也是一件不太现实的事情。”
有业内人士表示:“房东直售”模式的推出主要是为了推进二手房信息的透明化,目前这种模式对中介行业冲击相对较小,因为中介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专业能力、专业服务等方面,这是房东直售一时半会很难超越的。”
某中介平台的店长告诉全妹儿:“说白了,我们在买卖双方中起到的作用就是花钱买省心,风险这些也会尽力降到最少。也不说看房、流程这些有多耗损精力。我们就说安全性,都知道每套房子的楼层、面积、朝向等不同情况都会影响到价格,还有可能出现抵押、被查封的状况,也就是说,房子这个商品非标程度很高,每套都需要专业人员对房子进行估价计算和瑕疵扫雷等信息服务。如果没有相应的信息服务,那么,购房者显然容易出现利益受损情况。”
其实,“房东直售”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事情,先后有杭州、深圳、苏州等城市实行过。甚至早在互联网崛起之初,新浪、豆瓣、微博这些平台,都充斥着大量的房东发布的卖房信息,但由于没有信任基础产生,这些“房东直售”的早期雏形,都无法实现真正的成交。
可以说,无论是各类形式的房东直售,还是如杭州自主交易服务平台引发的去中介化的讨论,实际上都忽略了二手房交易的一个重要特点:房源的供给端和需求端都极其分散。
在这个数值庞大且极其分散的房产交易市场,卖家要自己找到匹配的买家很难,买家要自己找到匹配的卖家很难,在这个过程中,为双方进行信息整理和高效匹配的交易撮合和居间服务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就是中介。在所有的去中介化讨论,以及寄希望于直售省下中介费的愿景,都建立在对中介费的“敏感假设”和服务价值的不认可之上。
但真正自己去找过、去筛选过房源的人都知道这其中有多么耗费时间与精力。中介的优势是给双方节约时间。
买房的,可以一天看多套房源。卖房的,一个月十几组人来看房,自己也不折腾。没中介,双方就得约一个大家都不上班的时间,这很难。尤其是涉及到产权抵押调查、资金担保、房源情况核实、按揭贷款、签订合同等较复杂的程序,中介仍然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
大量增加挂牌的二手房,如前面所说的那样,在市场信心不够的情况下要实现快速销售,是比较困难的,哪怕降价。但房东直售无非是将原先由中介促成的一些订单,改成房东与购买者直接成交,对于创造新需求的可能是很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