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崇尚清静无为、道法自然,修行者给人的感觉是非常逍遥自在的,岂不知也有相应的道教戒律在约束着他们的思想言行,仅在饮食方面道教也对其制订了戒律,其中就有在开展宗教活动前不食荤腥的说法。
一、哪些属于荤腥?
这里所指的荤和腥包含动物和植物,因其吃到人体之中产生的作用是一致的,就是干扰气血,那具体都有哪些?
这里的“荤”在古代仅仅表示某些具有刺激性气味的香草类植物,腥是指的一切肉类,不管是海洋还是陆地的动物的肉都属于腥。《说文解字》给的解释是“荤,臭菜也”,可见古人对它们的厌恶。道教典籍也有对此说明的,据《太清玉册》记载“一切菜皆可食,但不宜栽,葱、蒜、韭、薤、荽,谓之五荤莱,修道之士不可食。”要区分的是姜、芥、椒、辣,这些是不属于荤腥的。
二、为何禁止荤腥呢?
其一道教特别重视参加宗教活动前个人身心洁净的修持,并认为斋戒精严是通神达圣的津梁。《三洞众戒文》记载:“学道求真,莫不先持斋戒。故灵寳升玄歩虚章云:皆从斋戒起,累功结宿縁。”
其二“大道仁慈,上帝好生”,不吃腥类东西可以助长自己的慈悲道念。《大明太祖高皇帝御注道德真经》记载:“所以上帝好生恶杀,圣人君子体而行之,遂得。”元皇上帝有好生恶杀之德,圣人君子能身体力行,便能顺应上帝之德。
其三不吃这些东西是因为生吃则会使人生嗔,熟吃则会助长人的欲念。道教认为修道者在修行时吐纳和炁,存神服霞,食用荤腥干扰气血对于修行是一种阻碍。另外不管是日常的诵经荤腥指什么,还是斋醮科仪时与天地沟通,服用荤菜之后嘴里会呼出强烈的刺激气味,这是对神灵的一种亵渎,所以会禁食荤腥。
道教的禁忌与老百姓的生活比较贴近,随着我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荤腥指什么,很多人也开始从精神层面去寻找寄托,很多的宫观也是旅游场所,多了解一些这些禁忌,了解这些常识必定是有益而无害的。无论是从信仰的角度还是从文化的角度,也算是一个基本常识。
文字整理/华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