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式勤(1922-1945),原名范国辉,又名范式,广西蒙山人,革命烈士。1928年,范式勤在蒙山县西河乡水秀村小学读书,翌年,他母亲病故后,由二伯父接到梧州抚养,此后在梧州生活和读书。1936年秋,范式勤考入广西省立梧州初级中学。其时,正值中华民族处于最危难的时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影响下,设在梧州的广西大学及其附属高中、梧州初中等学校相继成立抗日救亡组织,开展抗日示威游行和宣传活动。范式勤积极参加各种爱国活动,在梧州初中的墙报、板报上经常出现“范莎”创作的爱国诗歌。抗战全面爆发后,他还参加梧州大、中、小学教师、学生和社会知识青年组织起来的抗日救亡团体——梧州救国话剧社,演出《保卫卢沟桥》等进步话剧。
1938年10月,国民党广西省政府决定组建第三届广西学生军,以加强宣传、发动群众进行抗战的工作。这时,中共广西省工委派中共党员号召进步青年参加学生军,范式勤毅然放弃即将得到的初中毕业文凭,参加了学生军,被分配在二团十一中队。11月底,范式勤跟随在梧州被录取学生军一起步行到荔浦报到。1939年1月,学生军在桂林集训,范式勤积极参加学生军中共产党员组织的政治理论学习,阅读《论持久战》《新华日报》等进步书刊。听取学生军邀请的中共领导人叶剑英及其他进步人士的演说。1939年4月以后,范式勤随学生军到贺县八步、信都、梧州开展抗日救亡活动。他们通过墙报、板报、表演、演讲等形式向父老乡亲们进行宣传,动员当地人民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40年6月,广西学生军在隆安县整编,范式勤调到二团八中队。这时,中共广西党组织决定在学生军中恢复党的组织三大范式,吸收进步青年入党。党组织把范式勤列为吸收入党的培养对象。1941年8月,学生军解散,范式勤同党组织失去联系,入党的愿望未能实现。
学生军解散后,范式勤转到广西合作人员训练班,后分配到农村合作所任指导员。1942年桂林七九事件后,范式勤被捕入狱。不久,他得到堂兄担保获释。随后,他在桂林、临桂等地教书。1944年7月,范式勤接到党组织的来信,叫他到广东茂名云潭一所小学任教。到了学校后,共产党员梁平主动与范式勤交往,范式勤把自己在广西学生军的活动情况告诉梁平,还向梁平借阅一批进步书刊。经过一段时间交往和谈话后三大范式,梁平介绍范式勤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4年12月,中共南路特委领导人通知茂(名)电(白)信(宜)特派员陈华,要求3县于1945年春节前后发动抗日武装起义,党组织决定把云潭上、下乡作为茂名游击队的根据地。12月下旬,茂电信特派员陈华到云潭召开会议,会上他宣布成立云潭抗日起义领导机构——云潭革命军事委员会,范式勤为军事委员。起义前,云潭革命军事委员会指定范式勤对游击队员秘密进行军事训练。范式勤不顾自己高度近视、晚间行动不便的困难,到农场和村庄给游击队员讲解枪支使用等方面的军事知识,还组织军事行动的模拟练习。在范式勤的精心训练和指导下,游击队员们掌握了基本的军事技能。范式勤还参照教学用的地图册,绘制出云潭游击区域形势地图,这个地图在后来的云潭抗日武装起义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12月26日晚上,云潭抗日武装起义爆发,起义部队袭击云潭乡公所,但由于敌人有所察觉增设了岗哨和关键时刻城门没有打开,起义未能按计划进行。范式勤等领导人把队伍撤退并分散隐蔽。
1945年1月,茂名县党组织建立茂东游击大队,范式勤为大队长。1月底,茂名县党组织决定春节期间在云潭再次发动起义。正准备发动起义时,起义的军事负责人范式勤在电白县黄岭圩执行任务时被捕。敌人连夜对范式勤进行审讯逼供,2月中旬,范式勤在狱中牺牲,年仅2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