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
伊斯兰国家获得独立后,在探索本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不仅面临着处理理想和现实之间矛盾的基本逻辑,还面临着方向上的选择,以及伊斯兰经济范式的形成之间的关系等问题,这些都影响着伊斯兰经济范式能否被承认为一种新的经济范式。
一、理想现实与现实理想
西蒙说:「无论哪个科学领域,理论都无法描述现实中的所有细节。」宗教和世俗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世界观,两者在本体、认识和实践方面都有巨大的区别和联系。当最虔诚的信仰和最真切的生存碰撞在一起,会是一个怎么样的情形?
1、理想现实
《古兰经》为穆斯林的来世描述了美好的未来图景,在那个图景中,物质丰富、生活美好。从经济的现实来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关于共产主义的学说和西方经济学福利经济学发展的终极阶段的观点也不过如此。但是,伊斯兰国家在独立后,各国都十分重视经济的发展,却鲜有伊斯兰国家的经济在世界上占据重要地位。
人口是经济增长的基本源泉。伊斯兰国家的人口大都增长十分迅速。人的生存是伊斯兰教必须要解决的首要问题,而经济的发展则是解决生存问题的最好途径。但是,伊斯兰教不能给每一个穆斯林真切的食物,恩格斯指出:「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就是说首先必须劳动,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活动。」劳动价值论是对任何一个社会都适用的普遍原理。
中东和北非的一些伊斯兰国家实行鼓励人口增殖的政策。在古代社会,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中东各国人口的增长都受到增长极限的束缚。近代以来,中东各国的医疗水平、医疗条件较以往迅速提高,其人口的发展影响着世界的发展。穆斯林人口不断朝着东、西两个方面迈进,即向东是印度、中国、东南亚地区等国,使其穆斯林人口大量增多;向西则进入欧洲,造成了西欧穆斯林的激增。
人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最终目的,伊斯兰国家人口众多,却难觅经济发展成功者,何为?
2、现实理想
现今,有57个国家和2个地区(西撒哈拉和科索沃)以伊斯兰教为国教和多数居民信奉伊斯兰教。但是,在这些国家中,除了马来西亚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经济体系(马来西亚的经济也主要依靠外来人口——华人的拉动),其他国家基本上都缺乏现代产业的血液:完整的工业体系。
以沙特、科威特、巴林等海湾各国为代表的石油富国在赢得巨额石油资本后,把经济现代化的目标瞄向了建立完善的经济体系;以埃及和伊朗为代表的区域大国,谋求不依靠西方或者石油建立本国的工业体系,但无论两国政局如何,都无法在工业发展上有所突破;以也门、黎巴嫩等国为代表的中东穷国,面对国内无休止的战乱,工业化更是无从谈起。
沙特阿美石油公司炼油厂
但是,在伊斯兰国家独立后,各国基本上都推行了发展经济三大范式,提升本国国力的基本国策,然而由于现实和历史因素的共同作用,各国差异也十分明显。但由于各国的伊斯兰属性,伊斯兰经济范式似乎呼之欲出。
二、伊斯兰经济范式会成为新的经济范式吗?
任何一种理论必须要经过现实的反复检验才能被认可。从现代经济角度来讲,伊斯兰国家的经济发展史至多才有一百年左右的时间,这能成为伊斯兰经济构成一个「范式」的坚实基础吗?
1、范式就是「成功」吗?
在当代经济学中,存在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两者实际上都是西方的经济学)两大流派。两大流派在产生前和产生后,都在多国进行了多次的实践。现今,这两大经济学思想在当代的体现以中国和美国为最大的例证。
伊斯兰各国处在「范式」的不同阶段上,在发展经济过程中,经历了看西方,看东方,最后到看「伊斯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各国逐渐在「伊斯兰」这里达成了发展经济的共识,把伊斯兰因素深深锲入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和层次。
海湾石油富国把雄厚的资本投入到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中,力图建立长久的经济发展基础;埃及和伊朗在内忧外患的影响下三大范式,在建立现代化的经济体系中艰难地探索;也门和黎巴嫩等国则把国家稳定作为本国经济发展背景的主要目标。伊斯兰经济范式由于在各国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而使得这种范式需要在逻辑上「组合」各国的经验。
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思维来看伊斯兰经济,这是惯常的,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从「成功」的角度来看,伊斯兰各国的经济存在着诸多的跛脚之处,最为重要的是经济发展新路径的持续是否有充足的动力。
2、经济的「三明治」?
在伊斯兰思想中,「重利」被严格限制,但是就人类各国产业发展角度来看,工业是三大产业中建立难度最大的一个产业,因为工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和受过良好教育的专业技术人员,而这些都需要长期的积累。从当今世界各国的实际来看,建立完整工业体系的国家也是寥寥无几(即G20国家中除沙特、印度和土耳其),且这些国家在发展过程中一般都遵循三次产业发展的一般路径,这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理论都是相辅相成的。
海湾各国在资本和专业技术人才方面的积累使伊斯兰经济可能成为成为一种经济「三明治」。即第一、三产业尤其是第三产业的发展导致第二产业的勃兴。海湾六国通过石油经济积累的大量资本转而进入了高利润率的第三产业,同时,第三产业的发展也同样为各国带来了丰厚的利润。在教育方面,伊斯兰各国尤其是阿拉伯半岛地区的伊斯兰国家,十分重视教育尤其是理工科,并培养出了一大批技术人才和专家。
总论
现代伊斯兰经济发展的历史正在促使伊斯兰经济范式的形成,这种新的经济范式从一开始产生,就超出了国界的限制,且呈现出不同的形式(看西方?看东方?抑或伊斯兰?),而且对其的争论也从未停止过。与伊斯兰教发展的历史一样,其经济发展过程也展现出了中世纪西欧古老的贵族气质,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初版序中引用佛罗伦萨大诗人但丁所曰:「走自己的路,不要管别人说的话。」
参考文献
[美]赫伯特·西蒙:《基于实践的微观经济学》(孙涤 译),格致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4月第1版。
Kuran, Timur. " and the ." The of 9.4 (1995): 155-173.
马坚(译):《古兰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6月第4版。
文 任华 编辑 张帅
注:本文首发于头条号中东研究通讯,中东研究通讯系今日头条签约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