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华为3D感测手机预计下半年 玉晶光切入供应链;
2.国巨4月营收续创新高 外资:被动元件预期进入数年涨价趋势;
3.外资:新一代仍采金属机壳 可成将是最大赢家;
4.微软与高通、大疆达成合作:将搭载Azure物联网服务;
5.区块链和物联网融合:正在发生中?
1.华为3D感测手机预计下半年 玉晶光切入供应链;
集微网消息,玉晶光昨(7)日公布4月合并营收 5.15亿元新台币,月减13.3%。玉晶光表示,本季为传统淡季,单季营运将努力朝优于去年同期的目标迈进。日前,法人发布报告指玉晶光已切入华为供应链,成为其3D感测接收端供应商,预计下半年开始出货。
玉晶光与大立光同为苹果镜头主力供应商,本季处于新旧产品交替,玉晶光来自苹果营收占比高达九成,受影响较大。不过,玉晶光近年积极开拓苹果以外华为、小米等客户,今年来自非苹客户营收占比有望明显成长。
玉晶光4前四月合并营收23亿元新台币,年增13.9%。
去年第4季受惠 8/X新机推出,平均单价(ASP)走扬,加在 X搭载3D感测镜头,除了原来一颗RGB镜头外,玉晶光又供货另一颗镜头,单季赚进逾半个股本,单季营业净利7.48亿元新台币,毛利率46.79%,每股纯益5.8元玉晶光,均为挂牌来新高,惊艳市场。
2.国巨4月营收续创新高 外资:被动元件预期进入数年涨价趋势;
集微网消息,台湾被动元件大厂国巨公布4月营收,达48.38亿元(新台币,后同),年增率达99%,月增率达13.3%,续创单月营收新高纪录,累计国巨今年前4月营收达158.63亿元,年增71.5%。
国巨表示,由于利基型新产能陆续开出、客户端需求持续成长、大中华区高阶智能手机动能开始拉升,4月份的单月营收续创历史新高纪录。营收就区域表现来看,大中华地区、亚太其他地区、欧洲地区及北美地区之出货皆较上月增加;就终端客户而言,车用电子、工业用产品、手机通讯、经销商通路、EMS、电脑相关产品及消费性电子产品之需求皆较上月成长。
国巨、华新科去年涨价对象以渠道商为主,今年转向EMS厂,由于EMS厂是被动元件厂最大的产能出海口,涨价效应更甚渠道商,激励国巨、华新科4月营收年增率飙高至88~99%。
国巨表示,受惠于高阶车用电子及工规产品出货比重提升、高阶客户需求强劲、利基型产品扩产效益显现、高效能运算主机及高阶智能手机拉货畅旺,公司整体产品组合持续优化,营运可望续创佳绩。
外资发布最新报告指出,物联网及自动化时代,大量提升电子元件用量,其中又以被动元件最具指标,被动元件不仅受惠需求提升,由于日厂战略性退出消费电子、转向高阶车用产品,加上既有供需结构改善,被动元件预期进入数年涨价趋势,而被动元件供应链中,积层陶瓷电容(MLCC)、芯片电阻是产出电容、电阻的关键材料,地位重中之重,因此初评全球第一大芯片电阻与第三大MLCC厂的国巨,预估受惠订单成长,国巨今年每股纯益(EPS)将从去年19.54元倍增至45.75元,明年及后年EPS再增至56.61元、62.41元,目标价上看850元。
3.外资:新一代仍采金属机壳 可成将是最大赢家;
港系外资今日出具最新金属机壳产业报告指出,2019年出货量将与2018年持平,然而,在金属机壳仍然会是新一代的主要机壳材料,这之中可成将是最大赢家,重申可成「买进」评等。
港系外资指出,今年初以来,苹果供应链持续修正出货量预测,虽然今年第3季新款出货,会带动产品下半年出货量较上半年成长36%,但若延伸观察今、明两年出货量表现,港系外资认为,2019年出货量会与2018年相当,两年出货量平均皆会落在2.16-2.17亿支。
而从整体设计来看,金属机壳仍会获得采用,而在金属机壳产业中,可成看起来会是这其中的重点赢家。
港系外资看好可成今年下半年走势,预计可成在金属机壳市场中拥有稳固地位,不仅营运稳定成长,也有优越的获利能力;只是出货量下滑,影响可成营收同步低,并调降可成2018年毛利率预估,以反映产品组合移往框架式机壳产品,亦同步下修可成2018、2019年每股获利各约1.8%以及2.1%,但长线看好可成,仍调升可成目标价,从先前的435元上修至445元。经济日报
4.微软与高通、大疆达成合作:将搭载Azure物联网服务;
新浪科技讯 5月8日凌晨消息,今天在微软Build 2018开发者大会上,微软CEO纳德拉宣布微软将与高通、大疆达成合作。
微软、高通合作安防摄像头
纳德拉表示,微软将和高通在今年共同推出一款家用安防摄像头,这款产品部署了微软AI模型,可在本地进行交互和计算,同时云端可时时更新微软AI模型,从而更好的辨别警报情况。
而与大疆的合作在于,大疆将在今年为旗下无人机推出 10 SDK,开发者可应用微软开发工具为大疆无人机开发软件,将无人机数据应用在农业等方面。
大疆无人机将接入微软Azure IoT Edge服务
微软Azure IoT Edge同样将应用在大疆无人机上,系统中的微软AI模型可让整个计算的过程更加智能。
纳德拉补充道,过去一年中包括施耐德、星巴克等超过230个企业将Azure IoT Edge应用到了超过2000个领域上。Azure Edge在全球有超过50个团队的部署,并有超过90亿个计算节点。(中奇)新浪科技
5.区块链和物联网融合:正在发生中?
现在正是开始考虑物联网和区块链融合的时候了!大多数物联网解决方案的集中式架构意味着可能缺乏弹性,透过新兴的区块链()技术,将有助于提高系统弹性。
许多发展障碍正减缓着物联网(IoT)的采用。
首先,物联网装置和平台市场是零散的,其中存在许多标准和多家供应商。关于技术、供应商以及所提供的解决方案,一直存在着不确定性。
其次,对互通性也存在疑虑,因为建置的解决方案往往容易造成新的数据孤岛。
云端中的数据通常是安全储存的,但是基于云端的安全建置手段,无法针对完整性打了折扣的装置保护你的数据,也无法防止来源端的数据篡改。
最后,大多数物联网解决方案的集中式架构( )意味著有可能严重缺乏弹性。在云端处理所有交易时,云端资源的不可用性,可能会冻结你的商业营运。
什么是区块链?
区块链()是一种新兴技术,可以协助提高系统弹性。
区块链的基本概念非常简单:它是一种分散式数据库,称为分散式帐本( ),它维护着一个不断新增的有序记录清单。
媒体通常将“区块链”这一术语和交易、智能合约或加密货币联系在一起,但是这项技术本身拥有更大的潜力。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将区块链从诸如比特币()和乙太坊()这样的具体建置中分离出来。
例如,沃尔玛()和福特(Ford)正在使用区块链技术来改善供应管理,并未涉及加密货币。事实上,区块链和物联网的融合已经排进了多家公司的议程。而且在物联网和金融服务之外的几个领域中已经存在具体建置、解决方案和创新移动了。
根据IBM的介绍,对物联网而言,区块链的三大好处是建立信任、降低成本和加速交易:
使用区块链密码技术在当事各方和装置之间建立信任关系,并降低共谋和篡改的风险
透过消除与中间人和仲介机构相关的开销来降低成本
透过将结算时间从几天缩短至几乎为一瞬间,从而加速交易
如何实现?
基于区块链的系统将如何实现这一切呢?IBM的观点,是区块链中的所有装置都应具有执行区块链软体的资源。随着物联网系统中的每个元素都能够处理区块链数据,突然之间区块链成为了所有问题的解决方案!对,但不完全是这样。
分散式帐本的一个关键要素,在于它们是开放的;它们通常不被任何一个实体“拥有”。任何连接到分散式帐本的电脑都称为“节点”。大多数节点是羽量级的(或者至少相对于云端伺服器的容量来说是羽量级的),因此它们不会保存完整的帐本。帐本中每个“区块”(block)的容量上限为1 MB。一台小型桌上型电脑可以轻松地保存完整的帐本,但是大多数物联网装置并非如此。任何区块链系统至少需要一些包含完整帐本的“完整节点”(full nodes)。
另一个问题,是你需要正确的安全认证才能查看交易。因此,使用此技术时华为2019年下半年新机,物联网安全问题仍然存在。装置启动运作和安全金钥管理仍然是物联网装置持续存在的问题,并未由区块链所解决。
假设这些限制都解决了,那么区块链将为物联网增加一种引人注目的商业面向。一个区块包含交易,但也可以包含合约。因此,一台物联网装置可以从另一台装置或另一个系统购买数据或向其销售数据。而这可造就一个不太会出现弹性问题的交易系统。
区块链融合物联网的挑战
然而,尽管有这些益处华为2019年下半年新机,但区块链模式并非没有其缺点。具体包括:
可扩展性。区块链尚未具备良好的扩展性。这可能会导致回归集中化,从而无法体现分散式帐本的宗旨。
处理能力。对于基于区块链的生态系统中所涉及的所有物件,小型装置不具备执行加密所需的能力。预计数十亿物联网装置将以非常低的成本进行量产,并且这些装置中的大多数将不能以期望的速度执行所需的加密演算法。
储存。尽管区块链消除了使用中央服务器来储存交易和装置ID的需求,但帐本()也必须储存在节点上。久而久之,帐本的规模将会增加,而这将超出了大量智能装置的能力,例如传感器,其储存容量非常低(无论是内部快闪存储器,还是外部的NOR或NAND快闪存储器)。
缺乏专业知识。很少有人了解区块链技术的运作原理。融合区块链和物联网技术会为系统增添巨大的复杂性。
互通性问题。 众所周知,当你可以将数据来源整合在一起时,物联网的价值会增加。我们本来就缺乏很多垂直市场的数据模型标准,将区块链融合只会使这个问题变得更加困难,更不用说这种交易管理将会造成的法律和合法性问题。
区块链与数十亿物联网装置的融合并非不久的将来就会发生之事。从运算方面来讲,区块链处理任务困难且耗时;而物联网装置的能力仍然相对不足,缺乏直接参与区块链的处理能力。这种限制有一个很好的理由:繁重的运算量有助于保护完整性。
正如新南威尔士大学( of New South Wales)副教授兼研究员Salil 所说:“标准的物联网装置无法进行这种繁重的运算工作,就像你无法在一台标准的笔记型电脑上进行比特币挖矿一样。”所以,最初这种类型的应用将会首先在高阶闸道器上看到。
现在,业界媒体报导人工智能(AI)和区块链正在加速物联网的发展,但我认为正好相反。物联网现在已经能够提供一个架构,使区块链在其中能发挥作用。对于绝大多数边缘节点而言,区块链功能最初需要在闸道器中实现,闸道器是充当交易处理点的硬体装置。这增加了一层额外的复杂性,因为这意味着负责交易的边缘节点将不会是记录交易的装置。边缘节点将是闸道器的周边装置。
尽管物联网和区块链的结合现在还没有准备好,但已经是该开始考虑此种融合的时候了。因应物联网的区块链服务可能会触发在使用者之间进行公开的数据交换,并使限制存取有用数据之孤岛问题将得以化解。我们看到这些新技术的应用已经起步,在拥有足够资源的低成本处理器广泛普及之前,推动区块链部署所需的物联网系统持续改进,只是时间的问题。
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是一家提供新型晶片的新创公司,其晶片使连网装置和装置能够自行完成交易,并基于规则和营运业者设定的程式创建记录在区块链上的合约。
此外,由Linux基金会(Linux )主持的全球合作组织也提供区块链技术的开放来源(open-)版本。
(参考原文: & IoT : Is It ?,by )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