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时报》这样描述这座小镇:这是一座偏僻的单一产业城镇,出产的是应试机器,就像其他一些专门生产袜子或圣诞饰品的中国乡镇一样心无旁骛——由于全国最著名的、有“高考工厂”之称的毛坦厂中学的存在,坐落于安徽大别山深处的毛坦厂镇在过去的10多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然而,对这所学校的未来,校长和老师却都充满了危机感。
一
进入此门,只为高考
以下文字原载于新华每日电讯,原标题《“高考工厂”的盛况与隐忧》,作者杨玉华。图片源自凤凰网特别策划《在人间:一个被高考改变的小镇》。
这是一所“超级中学”:在校学生两万多名,教师六百余人;这里创造了应试教育的“神话”:地处偏远乡镇并无优越教育资源,却创下高考本科达线率超80%的奇迹;这里还是一处独特的教育景观:近万名家长租房陪读,催生的“陪读经济”成为一个中部乡镇的产业支柱。
一个考生宿舍墙上写着鼓励自己的话。在毛坦厂中学的学生的压力很大,很重要的因素来自管理严格。之前有媒体将毛坦厂中学称之为“备考一年如服刑”“一座被妖魔化的城”“地狱中学毛坦厂”。这里是中国唯一一个附近没有网吧、游戏厅、台球厅的学校。图/凤凰网
出租房内销售群名字激励又有提醒意义的,一个考生在书桌前贴着“蛰伏六月”字样,提醒自己时间不多了。图/凤凰网
“高考在即!考大学!”一些学生会在自己的房间床头写上这样的话。为的是提醒激励自己:来这儿是干什么的。在他们心里有这样一个共识,“如果考不上大学,那会觉得很丢脸”,或者“以后同学聚会都会不好意思参加,觉得层次太低了”。在毛坦厂中学,有2万余名来自全省乃至全国各地的学生,目标只有一个:考上大学!
在老师们看来,一个学校就应该有自己的制度,毛坦厂可能会更严一点,但绝不是非人生活。毕竟进入毛坦厂中学学习的,很多都是成绩“有问题”的学生,而不是衡水中学的那种“尖子生”。补习中心全部是高四学生,来自安徽各地甚至省外。这也是中国最大的补习中心之一,一栋楼里补习的考生超过5000人。图/凤凰网
为了高考,学生每天都在挑战利用时间的极限。早晨,六点钟起床,六点二十到校;中午,十一点半放学,十二点二十前赶回教室;下午,五点一刻放学,六点前赶回教室,直到晚上10点50放学回家。吃饭、睡觉,一切能压缩的时间都被压缩,让位给学习。家长到校门口送饭、学生站在校门口吃饭,成了毛坦厂中学外每天的独特风景。
在毛坦厂中学补习中心,下课时间很少看到学生走出教室课间活动,除了上厕所,绝大部分学生都在座位上看书,有的干脆趁机趴在桌上补会儿觉。
“学习强度很大,天天写作业、考试。”来自安庆的一名考生说,每天将近十四五个小时泡校学习,十分疲劳。下课睡觉是老师鼓励的课间活动,因为长期不上体育课,老师担心他们“太虚”了,课间剧烈活动容易伤到身体。
“你们看到的是毛坦厂中学的一面,却没有看到另一面!”在毛坦厂中学,校办溪主任说,“我们被妖魔化了,从课表上安排,我们有跳操,有唱歌。可能在高考前夕这些课程才会停掉。”图为中午的毛坦厂中学的教室。图/凤凰网
看书时,很多考生习惯用一个纸板与邻座隔开,以免相互干扰。或许在很多人眼中,毛坦厂中学就像一台高考机器,各地的二三流学生,经过严格的管理,模式化的学习生活“锻造”,最终在高考检验下,输往全国各地的大学。很多学生认为参加高考可能会改变命运,既然想改变命运,那就要加倍努力。如果你比别人差一截,那就要更加努力。图/凤凰网
除了疲劳战,“毛中”学生的更大压力来自于成绩排名。每周有周排名,每月有月排名。在“毛中”补习中心,有一面墙的联考光荣榜,张贴着去年八月以来每月联考排名的入榜班级名单,旁边还有按月公布的学生月考排名表。对于学习不好的,惩罚也是分明的。上课不认真听的,随时会被拎起来“站着听”,态度不端正或者屡教不改的甚至会被“敲打”。
事实上,“毛中”有老师“打学生”在当地众所周知,但无论是学生还是家长,甚至连校外做生意的人都对此不以为然,“严点是好事,不管学生怎么能好呢?”在这一点上,大家达成了共识。
学校里的一块板子上列出毛毯厂中学考上大学的学生名字和学校。图/凤凰网
有压力的不止是学生。走进毛中补习中心的老师办公室,差点误以为走入印刷库房。每个老师的办公桌上、办公桌下都堆满了试卷,连办公室的走道也被试卷占满。“这已经不算多了,大部分卷子都做完了,之前更多呢。”一位老师面对记者的惊讶平静说道。
在“毛中”工作十六年的教师张行中坦言,学生有压力,老师也有压力。各班级间都有竞争排名,如何带出升学率更高的班级,老师间也有着无声的竞争。对他而言,首先是尽可能提高升学率,然后再是培养出更多的尖子生。
晚自习结束后回到家已经11:20多,几乎所有考生在吃点夜宵后还要看一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的书。图/凤凰网
晚上11:40,毛坦厂镇上的辅导班里还灯火通明,几个学生正在继续参加辅导班的学习。图/凤凰网
一方面要抓升学率,另一方面又担心孩子们的心理承受力,如何刚柔相济、既要到位又不能过度,这确实很难把握。去年毛坦厂中学一名学生坠楼身亡引发震动,张行中说,作为老师现在最担心的就是学生的心理出问题。
为此,毛坦厂中学专门建立了一座在哨所和监狱才会见到的瞭望塔楼,约七八层楼高的塔楼立在学校一角的山坡上,每天有两名保安在塔楼里居高临下观察校园动态,确保随时掌握校园内的异常情况。
二
万人陪读:一切为孩子
36岁的梁军华在学校边上开了一个服装加工厂,工人全部是陪读妈妈。梁军华说,服装厂已经5年了,通常暑假会关门。图/凤凰网
学校附近的服装厂内,夜里9点多还在加班。这些陪读妈妈她们一边做工一边等孩子放学,还可以挣一些生活费。图/凤凰网
毛坦厂中学所在的毛坦厂镇地处六安市金安区,是大别山里一处多县交界的偏僻乡镇。这个镇“因教而兴”,随着“毛中”生源越来越多,陪读越来越多,这个小镇的房价也一路飙升,超过了六安市区。当地人说,镇里正在销售的高层楼盘售价已经超过5000元一个平方。“跟着毛中赚大钱”“考状元住桃李园”等售楼广告随处可见。据毛坦厂镇的不完全统计,当地陪读家长近万人,超过本镇人口的数倍。
一年前,赵孟因为沉迷网络无心学习而高考落榜。作为家中的独子,父母对他期望很高,拐弯抹角找到“黄牛”花了两万元的中介费才获得到毛坦厂中学复读的机会,之后又缴了一万五千元的费用,才挤进了毛坦厂中学的补习中心。由于学校没有宿舍,赵孟父母又把赵孟的奶奶从老家接过来,在毛坦厂中学旁租了一间屋子陪读。
受陪读影响,毛坦厂镇出租房屋是当地居民的主要经济来源,年轻人大多出去打工,其房屋也被腾出来出租。图/凤凰网
72岁的刘孝三是毛坦厂本地居民,房子紧挨着学校围墙,他的一栋房子被分割成28户出租房,一年的房租收入近30万。图/凤凰网
学校门口,一名妇女在招租。学期还没有结束,一些当地居民就开始未雨绸缪。图/凤凰网
毛坦厂现象也吸引了不少开发商,东门外被开发成一个住宅小区,房价每平方米4500元左右,全部是小户型。开发商宣称出租7年收回成本。图/凤凰网
“陪读就要搭上一个劳力,我来陪读就不耽误儿子媳妇打工赚钱。”赵孟的奶奶孙桂芬说,自己今年已经65岁了,儿子儿媳在外地服装厂打工,一年收入不过十多万元,除去吃喝全都供孙子上学花费了。“我们没啥别的指望,只要孙子能考上大学,一家人的罪就没白受。”
在孙桂芬和孙子租住的这间十平方米左右的屋内,除了两张用长凳支起的简易床、一个床头柜和一张方桌,没有任何家具,衣服、杂物都用纸箱收纳堆放着。在同一栋楼里,住着和孙桂芬一样的十多位陪读妈妈。他们都蜗居在用木板隔出的一间间十平米左右的房间内,白天搭伴买菜,一起做饭,晚上聚在院子闲话,打发无聊的陪读时光。
“我已经在这陪读了四年,差不多花了二十万了。”来自六安市金安区山里的汪大文说,从高一开始她就带着儿子在毛坦厂中学旁租了一间房,开始了陪读生活。去年儿子高考落榜,不得已又在这继续复读了一年。“全家张嘴吃饭,全靠丈夫在上海做生意赚钱养活。今年再考不上就不读了,承受不起了。”汪大文说。
5月27日,距离高考还有9天。下午4:40,安徽大别山深处的六安毛坦厂中学东门外,陆陆续续走来一群群提着保温桶的家长,她们将目光投向校园,等待孩子出来。图/凤凰网
下午5:10,校园内一阵急促的下课铃声响起销售群名字激励又有提醒意义的,两分钟后,数万学生如潮水一般涌向大门。毛坦厂中学今年55个高三应届班和61个复读班,超过1.2万人,加上高一高二学生,有两万多名学生,通过东门、西门和北门流出。图/凤凰网
在不到5分钟时间里,学生迅速将学校大门周围,马路以及小吃摊填满。学校大门周边俨然成了饭场。图/凤凰网
为了省钱,汪大文陪读四年搬了三次家,从学校周边搬到了现在离学校骑车要十多分钟的地方,租金也从原来的七八千一学期降到现在的不到四千块。每天中午11点,汪大文准时开始做饭,40分钟后,饭菜全部端上一张矮方桌上,这时儿子差不多就骑车到家了。把毛巾递给儿子擦把脸,把出租屋内唯一的小板凳让给儿子,自己静静坐到一边的床上看儿子吃饭,等儿子吃完匆匆返校,她才坐到桌前,吃儿子剩下的饭菜。
六安市毛坦厂中学校办主任刘洋介绍说,目前毛坦厂中学包括两个校区,一是公办的毛坦厂中学,另一个是民办的金安中学。“金安中学最初成立是为了解决毛坦厂中学无法大量招收复读生的问题,后来随着学校规模扩大,现在金安中学不光招收补习的复读生,还招收应届中考生。目前,学校光补习中心的复读生就有9000多人,全校有两万余名学生,保守估计也有近万名家长陪读。
伴随着这些紧张的节奏,整个毛坦厂镇街头店铺,万余名陪读的家长,甚至整个小镇的经济,都随着转动。在这种节奏中,周而复始。这十多年来,高考正在改变这个小镇。大雨中,陪读家长常常会在学校大门外等孩子放学来吃饭。图/凤凰网
每天上午10:30开始,则是陪读家长最忙碌的时间,出租房集体厨房内十几个陪读家长在忙着烧午餐。图/凤凰网
校门口,孩子们吃饭时,妈妈在一边陪着,顺带问长问短,并给孩子一些安慰。图/凤凰网
学校西门外,一群学生在用午餐。学校虽然有食堂,但很多没有陪读的考生还是喜欢到学校外用餐。图/凤凰网
“学校只提供部分女生宿舍,大部分学生都住校外由家长陪读。”刘洋说,让家长陪读,可以让孩子无后顾之忧,全心全意投入学习,更有助于舒缓学生的压力。
庞大的陪读家长队伍,拉动了毛坦厂镇独特的陪读经济。不仅房屋租金远高于周边乡镇,陪读聚集的人气还拉动了当地的服务业,甚至还推动了当地一些旅游景点的开发。毛坦厂中学所在的毛坦厂镇,已经将教育产业列为当地的支柱产业。
毛坦厂中学东门,一条商业街被命名为“状元街”,在毛坦厂以状元为名号的店铺和地名,比比皆是。图/凤凰网
夜晚11点多,学校大门外,53岁的杨蓉在微弱的头灯下靠缝补挣钱。杨蓉来自六安东河口,在毛坦厂陪读三年,如今女儿已经大三了,但她依然没有离开毛坦厂,靠缝补衣服为孩子挣生活费。图/凤凰网
每当夜幕降临,是毛坦厂镇最热闹的时候。学生们都进入校园上晚自习,为孩子三餐生活操劳一天的陪读家长们终于可以坐下来歇口气了。爱热闹的聚集在镇中心跳起广场舞,会持家的三五成群到超市拣些便宜的降价菜,爱玩乐的则来到棋牌室打几圈麻将,更多的陪读家长则围绕着不大的镇中心绕圈散步,巨大的人流穿梭,搅动得小镇人声鼎沸。
三
应试自信中的危机感
6月5日是毛坦厂镇一年一度的送考节,整个小镇万人空巷,比春节还要热闹。而这些考生则集体乘车驶向最后的高考。图/凤凰网
拼力应考的学生、舍家陪读的家长、全力以赴的老师,合力创造了毛坦厂中学的高考升学奇迹:本科达线率超过80%,超过安徽全省平均水平的两倍。毛坦厂镇也因此被视为应试教育的成功典范,不光来自安徽省的中考生或高考落榜生选择这里,甚至还有远自新疆、海南等地的异地考生前来借读。
“现在是毛坦厂中学最好的时期。”面对毛坦厂中学今天的影响力,在该校工作近三十年的副校长李振华颇为自豪。他认为,只要国家有考试,学校就有应试,只不过毛坦厂中学将应试做到了极致,特别是为学生的家庭教育补位,为他们行为养成、学习习惯养成、生活习惯养成打下了良好基础,这样使应试学习事半功倍。
“来我们这借读、复读的学生,很多是家长管不了、管不好的。”刘洋说,比如生活懒散,每年补习班开学都会来一批“踩铃”学生,踩着铃声进教室,类似这样的行为习惯、思想认识不好的,都必须矫正。
6月3、4日,毛坦厂街头会卖很多印有“马到成功”“心想事成”字样的大红T恤和内衣,形成了特有的高考文化。图/凤凰网
6月4日晚,考生们聚集在集镇边放飞孔明灯,祈福。这一天晚上是毛坦厂镇一年中最热闹的夜晚。图/凤凰网
“我们首先要让学生能考上至少本科,这是回应家长和社会的必答题。但成绩只是表象,背后是学习的品质甚至是做人做事的品质,而这个是我们能保持高考本科80%上线率的关键。”张行中说,学校在抓学生课本知识学习的同时,花了很多力气教他们做人做事,比如认真负责的精神、吃苦耐劳的品质、专心细心的素质,这些都是替代家长补位家庭教育。“这是现在乡村教育面对留守儿童最需要的,也是最缺乏的。”
毛坦厂中学的老师们认为,来毛坦厂中学就读的不少是留守学生或者是成绩不好的落榜生,他们或多或少都存在家庭教育的“空窗期”,而学校半封闭化的管理,老师亦师亦长,则弥补了这一空白,可以有效矫正学生的言行和思想,从而使应试教育的效果最大化。这是毛中成功的关键。
但“毛中”的相关负责人也承认,一味瞄准应试也存在局限。比如虽然每年的高考本科上线率高,但考入一流名校的尖子生却很少。“北大好几年没有了,前年才出了个清华的。”刘洋说,“我们也在找出路。”
现在毛坦厂中学也开始学一些城市重点中学,将高一高二的音体美课全部开齐,校园的一些社团活动也多了起来。学校渐渐发现,紧绷的弦稍微松一松,对学生的学习不是冲击,反而是种促进。
毛坦厂中学北门东侧有一棵古树,往年有很多考生和家长前往烧香祈福,为了防止意外,当地不得不派一名保安24小时值班。图/凤凰网
学校围墙外侧贴着宣传标语,防止考生和家长前来烧香祈福。图/凤凰网
除了教育认识上的回归,“毛中”的很多老师也从身处的学校发现了教育深层困惑。
“某种程度上,毛坦厂中学的应试佳绩也是教育畸形发展的一种折射。”毛坦厂中学的一位老师毫不讳言,过分注重考分,拼命挤高考“独木桥”,这样的现实并没有改变。“说到底,还是我们没有太多上升通道,在现在情况下,大家只能走这个通道。”
李振华说,虽然现在高考改革对职业教育越来越重视,但职业教育是否让人感知到被尊重?让人看到“上升的希望”?职业教育出来的技能人才是不是还会被当成“末流人才”?如果这些没有改变,那么最终大家还会被绑到高考的“战车”上,过度疲劳地应试,精英教育泛化的教育结构失衡仍将难以改变。
“毛坦厂不是神话,也不应妖魔化,透过这里发现教育的困境和症结,才是最有意义的。”李振华说。
面对毛坦厂中学的未来,几乎每一位接受采访的学校领导和老师都充满危机感。在他们看来,随着高考生源减少,复读生源也会随之减少。而未来新高考的过程评价,也将使补习复读的空间越来越窄,未来毛坦厂中学还能否续写“超级中学”的神话,将是一个问号。
高考又要来了。这是对“毛中”学生的考验,同时也在考验着“毛中”。
凤凰卫视纪录片 走近“高考工厂”
它被外界称为是“亚洲最大的高考工厂”,它以非常严格苛刻的教学和管理着称。家长们也特别的信赖它,纷纷赞许。但是对于这一份高考成绩,外界的评价也可谓是冰火两重天。有人就质疑它,根本就是在培养“应试机器”,有人说它根本是“泯灭了个性”,而当地的学生传说中也是称它为“魔鬼训练营”,甚至有人说它是“人间之地狱”。2015年,凤凰卫视《冷暖人生》走进毛坦厂中学,零距离记录下学生们这段特殊难忘的时光。
我们不可能逐一了解这数万人庞大的群体,了解每一个家庭背后的故事,追踪每一个学生背后的命运,也无从评价在应试教育制度下,他们的选择到底对还不是不对。在这里祝福考生,祝福家长,祝福他们这一年的付出和努力,祝福他们每个人考出理想的成绩,祝福他们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认识下我们的小伙伴
楚天都市报
在这里|遇见湖北
微信ID:
强大的采编团队,塑造湖北第一新闻品牌。每天为您送上新鲜热辣的新闻,贴心好玩的服务。缤纷资讯海洋,楚天为您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