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7日至9日,北川县党政代表团赴衢州柯城区考察学习;
10月13日,阆中市党政代表团到温岭考察;
同一天,南部县党政代表团到瑞安考察;
10月18至19日,甘孜州道孚县党政代表团来到金华市婺城区;
10月20日,广元市剑阁县党政代表团来到杭州市上城区;
10月21至22日,甘孜州稻城县党政代表团来到杭州市拱墅区。
浙江这边,去四川的也不少:
10月17日至18日,象山县党政代表团去了凉山州雷波县;
近日,镇海区党政代表团去了凉山州金阳县。
当然还有“有来有往”的:
10月13日至15日前段,余姚市党政代表团去了凉山州昭觉县;没过几天,在10月18至19日,昭觉县党政代表团就到访余姚市。
10月18日至20日,丽水市莲都区党政代表团刚去了泸州市叙永县;几天之后,10月24日至25日,叙永县党政代表团到访莲都区。
这些党政代表团,很多是由市委书记、县委书记带队。
湖羊走进四川
之前,已阅君已经聊过:今年5月,已有过一波四川省的党政代表团纷纷到访浙江的“热潮”。
相关背景是新一轮东西部协作和定点扶贫工作:之前的东西部扶贫协作,浙江结对帮扶四川、贵州、湖北、吉林四省的80个贫困县,是“一对多”的模式;在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后,这一轮东西部协作和定点扶贫工作采取“一对一”模式,浙江只和四川一个省结对。
从近期四川和浙江两地交流的热络,能看出些什么门道呢?
有这么几个关键词:
一是对接。
今年不同寻常,它是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起步之年,因此双方对对接衔接工作,都相当重视。
像温岭市和阆中市党政代表团举行联席会议时,就提出在这些方面要重点加强协作:产业协作、人才交流、劳务对接、消费协作、资金支持、创新方式等。
浙江的党政代表团去四川,对此也相当注意。像镇海区党政代表团,就专门去了筹建项目点,一起商讨怎么解决搬迁群众再就业难题,怎么对乡村振兴示范村加大帮扶投入等。
二是交流。
如果注意四川的党政代表团到浙江所提的要求,就会发现:他们对相互交流非常重视,也非常希望能得到这方面的便利。
像南充市党政代表团在台州举行相关联席会议时,就提出:在工业方面,希望台州有产业转移时优先考虑布局南充,有大企业“走出去”布局时优先介绍给南充,有招商资源信息时优先分享给南充,助力南充实体经济实现“有、优、高”转型升级,还希望建立干部人才互派长效机制,为南充发展夯实人才基础、提供信息资源。
三是考察学习。
近段时间,四川的党政代表团到了之后前段,很注意吸取浙江对口方的相关经验做法。
像乡城县党政代表团在建德参观了农夫山泉生产基地、稻香产业园及农创客中心、建德千岛湖通用机场、航空小镇通航产业,还调研了数字化改革、“最多跑一次”改革和文化旅游“夜经济”发展相关工作。
叙永县党政代表团到了莲都区后,也注意吸取莲都在农特产品工业开发、市场营销,康养文旅产业等方面的经验。
1996年浙江帮扶四川以来,浙川之间就开始了“山海情”,到现在已有四分之一个世纪。从前段时间两地党政代表团相互“串门”,可以看出:浙江和四川,不但要续写“老友记”,交流合作也要迈上一个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