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又是一年国庆时,天安门广场的花坛前两天就已经布置好啦!
图自人民网
今年的花坛布置时间仅用了七天花坛高度,为历年最快,但质量一点也不含糊。花坛高度达17米、篮体高15.3米、地面直径50米,其内扦插300多枝仿真花,花材以牡丹、玉兰、荷花、月季为主,配以“梅、兰、竹、菊” 等,篮体镶嵌有“祝福祖国”和“欢度国庆”文字,表达对祖国繁荣富强、欣欣向荣的美好祝福。花坛周围还将安装可调节变换的彩灯,通过不断变化的灯光效果,使花篮的夜景效果更加丰富多彩。
另外,人民英雄纪念碑北侧及东西两侧,首次布置组字花台:“不忘初心”和“继续前进”。
据了解,今年天安门广场国庆花坛彻底告别了进口菊花,使用了13个中国自主培育的菊花品种,涵盖黄、粉、红、白和淡紫等多种颜色。
以往,由于北京本土生长的菊花观赏性较差,花色不够丰富,而且自然花期在10月下旬,并不适合用于国庆摆花,导致国庆花坛所用的菊花需要从国外进口。从2011年开始,国庆花卉转入“自主培育”的新阶段。今年,天安门广场国庆花坛终于彻底告别洋菊花啦!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每年国庆,天安门广场及长安街沿线的花卉景观布置都是北京城的一大看点。那么这些年来,天安门广场的花坛又有哪些变化呢?
1986年:第一次国庆摆花
1986年,首次在天安门广场进行国庆摆花。一共用了10万盆花,在广场中央建起直径60米,高3米的以大松柏为主景的大花坛。6个巨大的花瓣开花坛由中心向外辐射,每个花瓣长25米,宽11米。
1989年:共和国成立40周年的坡面花坛
共和国成立40周年,8.5万盆鲜花,7组大型花坛,面积3500平方米……这一年,天安门广场的中心是高7米、长40米的坡面花坛,北坡的图案是“葵花向太阳”,南坡的图案是飘扬的国旗。
1991年:平面花坛时代的终结
1991年的花坛,占地8000平方米,共用1 6万盆(株),中心是高6.3米、直径60米的立体红色五角星,象征56个民族的花环圈在五角星的周围。广场中心花坛北面,是立体的“社会主义好”组字花坛。
当时人们还不知道,1991年的这个“红星闪闪”会成为平面花坛时代的最后一个作品。6年平面花坛时代结束,之后就进入了喷泉花坛时代。
1992年:喷泉花坛时代的来临
1992年开启了喷泉花坛的时代。这一年由17万盆鲜花摆成了15组大型花坛。广场中心花坛的直径为60米,中间是由324个喷头组成的喷泉。
1993年至1998年,虽然每年国庆花坛的主题都不同,但不变的是都用水景花坛来表达对祖国的美好祝愿。
1999年:喜迎千禧
图为在远洋大厦前的“新世纪”号花船
1999年,共和国成立50周年,因阅兵活动需要,天安门广场并未设置花坛,但长安街的摆花量超过历年的天安门广场。在远洋大厦前的“新世纪”号花船,占地400平方米,象征中华民族扬帆远航。
此后2000年至2007年的8年间,天安门广场仍然采用的是水景花坛↓
2008年:进入立体造型时代
2008年,国庆花坛不仅有了立体造型,布置的也比以往更加简单。广场中心是巨型中国宫灯,下边是祥云缭绕的花坛,有一圈喷泉,喷射着不高的水柱。
2009年:巨大花篮造型
共和国成立60周年,天安门广场出现的是一个直径40米、高14.9米的“普天同庆”巨型花篮花坛。
2010年:花开盛世
这回天安门广场中心是一个巨型“牡丹”,中心花坛直径50米,用了40万盆鲜花。而且花坛还首次使用了激光发射器,夜晚可以在水幕上看到变换的字样和图像。
2011年:大红灯笼
2011年变成了一只嵌着“中国结”的大红灯笼,底部衬托着由花草组成的祥云图案,南北两侧分别立有“1949-2011”、“祝福祖国”等字符。
2008年到2011年这几年国庆花坛的造型风格比较多变。但是2012至2015年花坛高度,这4年风格就比较稳定了↓
不过,绝对不是一成不变哦!
2012年是花篮花坛;
2013年则首次采用了花果篮,篮中除牡丹等大型仿真花外,还有蟠桃、苹果、葡萄等水果点缀其中;
2014年花坛还首次采用了3D打印技术;
2015年仍然沿用花篮造型,篮中是利用彩色打印和喷绘技术制作的20多种中外花卉,是迄今为止天安门广场所布置过的最大花篮。
那么为什么青睐花篮造型呢?
北京市花木有限公司总经理于学斌2014年曾介绍说,鲜花送祝福是中国的传统文化,用花篮盛放鲜花的形式喜闻乐见。向祖国敬献花篮,本身就包含着美好的祝福。而且,繁花似锦的花篮造型喜庆、热烈,符合中国人的传统审美理念。
嗯,不管花坛造型怎么变,喜庆和祝福的意义从未改变,小编只想说一句:
祝祖国生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