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丰不易,保丰更难
丰卦第五十五
丰:亨,王假之;勿忧,宜日中。
【译文】《丰》卦象征丰盈硕大:亨通,有德君王可以达到丰盈硕大的境界;不必忧虑,宜于像太阳位居中天一样保持充盈的光辉。
《彖》曰:丰,大也;明以动,故丰。“王假之”,尚大也;“勿忧,宜日中”,宜照天下也。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
【译文】《彖传》说:“丰”,意思是丰盈硕大;譬如道德光明而后施于行动,就能获丰盈硕大的成果。“有德君王可以达到丰盈硕大的境界”,说明王者崇尚宏大的美德;“不必忧虑,宜于像太阳正居中天一样保持充盈的光辉”,说明宜于让盛德之光遍照天下。太阳正居中天必将西斜,月亮圆满盈盛必将亏蚀;天地大自然有盈满有亏虚,都伴随一定的时候更替着消亡与生息,又何况人呢?何况鬼神呢?
苏轼:“丰”者,极盛之时也。天下既平,其势必至于极盛,故曰“王假之,勿忧,宜日中”者。不忧其不至,而忧其已至也,宜日之中,而不宜其既中也。既盈而亏,天地鬼神之所不免也,而圣人何以处此?曰:“丰”者,至足之辞也。足则馀,馀则溢;圣人处之以不足,而安所求馀?故圣人无丰,丰非圣人之事也。
《象》曰:雷电皆至,丰;君子以折狱致刑。
【译文】《象传》说:雷声和电光一起到来,象征(威明之德)“丰盈硕大”;君子因此效法雷的威震和电的光明审理讼狱、动用刑罚。
苏轼:《传》曰:“为刑罚、威狱,以类天之震曜”,故《易》至于“雷电相遇”,则必及弄狱,取其“明以动”也。至于“离”与“艮”相遇,则曰“无折狱”、“无留狱”,取其“明以止”也。
初九,遇其配主,虽旬无咎,往有尚。
【译文】初九,遇合相匹配之主,尽管两者阳德均等也不致咎害,前往必受尊尚。
《象》曰:“虽旬无咎”,过旬灾也。
【译文】《象传》说:“尽管两者阳德均等也不致咎害”,说明初九和九四要是阳德不均等必致竞争而有灾患。
【说明】“旬”与“配主”之义,《易》家有不同说法,今举两例以备参考。
(一)郑玄、虞翻训“旬”为“十日”。《折中》引胡瑗曰:“旬者,十日也,谓数之盈满也。言初与四其德相符,虽居盈满盛大之时,可以无咎。”
(二)尚先生认为“配主”指六二,初与二阴阳相配,则“往有尚”;并谓“二五为卦主”,故二称“配主”、五称“夷主”(《尚氏学》)。
苏轼:凡人,智生于忧患而愚生于安佚。“丰”之患常在于暗,故爻皆以明暗为吉凶也。初九、六二、九三,三者皆“离”也,而有明德者也;九四、六五、上六,则所谓“丰”而暗者也。“离”,火也、日也,以下升上,其性也。以明发暗,其德也。故三“离”皆上适于“震”。初九适四,其配之所在也;而九四非其配,故曰“配主”。“旬”之为言,犹曰“周浃”云尔。“尚”,配也,九四以阳居阴,不安于暗者也,方其患蔽而求发,则虽两刚可以相受,故曰“往有尚”,言其与配同也。及其暗去而明全,“离”之功既周浃矣,则当去之。既浃而不去,则有相疑之灾。九四之为人,可与共忧患而不可与同安乐者也。
六二,丰其蔀,日中见斗,往得疑疾;有孚发若,吉。
【译文】六二,丰大掩盖光明的障蔽,犹如太阳正当中天却出现斗星,往前必有被猜疑的疾患;若能自我发挥诚信,则可获吉祥。
《象》曰:“有孚发若”,信以发志也。
【译文】《象传》说:“自我发挥诚信”,说明六二应当通过诚信来开拓丰大光明的志向。
九三,丰其沛,日中见沬;折其右肱,无咎。
【译文】九三,丰大掩遮光明的幡幔,犹如太阳正当中天却出现小星;若能像折断右臂一样屈己慎守,则不致咎害。
《象》曰:“丰其沛”,不可大事也;“折其右肱”,终不可用也。
【译文】《象传》说:“丰大幡幔以遮掩光明”,说明九三不可承担大事;“像折断其右臂一样屈己慎守”,说明九三终究不可施展才用。
苏轼:“蔀”,覆也,蔽之全者也。“见斗”,暗之甚也。“沛”,旆也,蔽之不全者也。“沬”,小明也,明暗杂者也。六五之谓“蔀”,上六之谓“沛”,何也?二者皆阴也,而六五处中,居暗以求明;上六处高,强明以自用。六二之适五也,适于全蔽而甚暗者也。夫蔽全,则患蔽也深;暗甚,则求明也力。六五之暗,不发则已,发之则明矣。故曰:“往得疑疾,有孚,发若,吉。”以阴适阴,其始未有不疑者也,六二虽阴,而所以为“离”,明之所自出也,故始疑而终信也。若夫九三之适上六,则适于明暗杂者也;用人则不能,自用则不足丰极,故不可以大事也。君子不畏其蔽,而畏其杂,以为无时而可发也,为之用乎则不可,不为之用乎则不敢,故折其右肱,以示必不可用而后免也。
九四,丰其蔀,日中见斗;遇其夷主,吉。
【译文】九四,丰大掩挡光明的障蔽,犹如太阳正当中天却出现斗星;但能遇合阳德相平衡之主,吉祥。
《象》曰:“丰其蔀”,位不当也;“日中见斗”,幽不明也;“遇其夷主”,吉行也。
【译文】《象传》说:“丰大掩挡光明的障蔽”,说明九四居位不妥当;“犹如太阳正当中天却出现斗星”,说明此时幽暗而不见光亮;“遇合阳德相平衡之主”,说明九四可获吉祥宜于前行。
苏轼:“夷”,等夷也。初九之谓夷主,不得其配而得其类也。“幽不明”者,以言其暗之甚,而不杂。“吉行”者,言初九之不可以久留也。
六五,来章,有庆誉,吉。
【译文】六五,召致天下章美之才以丰大光明,必获福庆和佳誉,吉祥。
《象》曰:六五之吉,有庆也。
【译文】《象传》说:六五的吉祥,说明必有福庆。
苏轼:六五以阴居阳,有“章”者也;而能来六二之明,故曰“来章”。借明于人而誉归于己,君子予之。
上六,丰其屋,蔀其家,窥其户,阒其无人,三岁不觌,凶。
【译文】上六,丰大房屋,障蔽居室,对着门户窥视,寂静毫无人踪,时过三年仍不见露面,如此深藏自蔽必有凶险。
《象》曰:“丰其屋”,天际翔也;“窥其户,阒其无人”,自藏也。
【译文】《象传》说:“丰大房屋”,说明上六居处穷高犹如飞翔在天际;“对着门户窥视,寂静毫无人踪”,说明上六自蔽深藏。
苏轼:上六翔于天际,自以为明之至也;而其暗则足以蔽其身而已,故曰“丰其屋,蔀其家”。九三自折其右肱而莫为之用,岂真无人哉!畏我而自藏也。“三岁不靓”丰极,其自以为明者穷矣,故“凶”。
【总论】
《丰》卦说明事物“丰大”的道理。卦辞称扬物丰可致亨通,并强调指出善处“丰”时的两项准则:一是必须道德盛美,故称有德“君王”可以致“丰”;二是必须光明常照,故云太阳正中可以无忧。显然,本卦虽取名于“丰美硕大”,却深诫:求丰不易,保丰更难。卦中六爻,分别表明处丰得失善否的情状:初九微阳处下,慎行求丰“有尚”;六二阴处阴位,有蔽光明,须发挥“柔中”信德则可致丰获吉;九三居下离之终,过丰有损光明,当自折“右肱”才能“无咎”;九四阳居阴位,虽丰却掩去光明,宜与阳刚在下的初九相遇相辅则吉;六五阴居尊位,内含刚美,又能召致六二以丰大光明盛德,最得“庆誉”并获吉祥;上六高居卦终,丰极柔暗,深藏自绝于人以致有凶。综观六爻大旨,凡处上下卦之极者,并为过丰损德之象,故三、上两爻虽阴阳有应,或不免“折肱”,或终致凶险;凡在下守中者,均为谨慎修己以求丰保丰之象,故初、二、四、五诸爻虽阴阳不应,却多吉祥,而六五之吉尤为纯美。《折中》引熊良辅曰:“当丰大之时,以同德相辅为善,不取阴阳之应也。”但事物的发展规律,决定了任一“丰大”情态总是暂时、相对的,终究要趋向亏损。《彖传》阐发《丰》卦的象外之旨曰:“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可见,作《易》者撰立此卦的宗旨,又在于警醒人们“丰”不忘丧,盈不忘亏,寓意颇为深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