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筛、无创及羊穿,看这篇就够了
相信每个孕妈都听过这几个名词,
唐筛、无创、羊穿,
这些检查是干嘛的?
必须要做吗?
该怎么选择?
这让本身不少有选择障碍的准妈妈们更是纠结无比,那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为什么要做这些检查?
生育健康聪明的宝宝是每个孕妈的共同愿望,但目前我国仍有13-20‰先天缺陷儿,其中不建议做无创plus,先天愚型的发生率较高,这种疾病出生即有,长大后生活不能自理,伴智力障碍,无法治愈。常见于染色体疾病,包括21三体、13三体,18三体,性染色体数目异常等。而上述的检查正是筛查或诊断这些疾病的重要手段。
这些检查都要做吗?
唐筛和无创基因检查属产前筛查,对胎儿是无创的,仅通过抽取孕妇血液即可。而羊穿是有创检查,需穿刺羊膜腔获取羊水进一步培养胎儿细胞行染色体或基因检查,属于产前诊断,需医生根据指针进行建议,并非每位孕妈必查。
也有孕妈有这样困惑“我们家里从来没出现过这种情况,也需要检查吗?”,答案是肯定的,在精子、卵子的生成过程中或者受精卵形成后都可能发生染色体的异常(不按常理出牌),父亲、母亲无异常不代表宝宝就不会有异常。因此建议所有孕妇均应行产前筛查,防止先天缺陷儿的出生。
唐氏筛查
唐氏筛查
通过抽取孕妇少量静脉血,测定孕妇血清中的生化指标值,如妊娠相关蛋白(PAPPA)、游离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Free β-HCG)、甲胎蛋白(AFP)等,结合胎儿颈部透明带(NT)、孕妇孕周、年龄、体重等因素计算胎儿患21、18三体的风险。属于一项风险评估,不是诊断,检查结果分为:低风险,临界风险或高风险。
适用人群:孕妇年龄<35岁,考虑经济原因不建议做无创plus,无其他高危因素孕妇。
根据孕周分为孕早期和孕中期筛查。孕早期筛查的最佳时间为11周~13+6周,孕中期筛查的最佳时间为15周~20+6周。
优点:普及率高,无创,经济。可额外筛查开放性神经管缺陷(但这一优点可被超声取代)。
缺点:检出率较低,假阳性率较高。只有60-70%准确率。
建议:
若孕妇选择唐筛,建议早期唐筛和中期唐筛联合,需抽2次血。
孕期我们除了产前筛查,还有多次的彩超检查尤其是系统彩超(四维彩超),若超声检查出超声软指标异常,比如脉络丛囊肿、左右心室强回声光点、单脐动脉等,可能需再行无创基因检查或羊水穿刺进一步检查。
无创基因检查(NIPT)
无创基因检查(NIPT)
通过采集孕妈妈的血提取胎儿细胞的DNA,检测21三体、18三体、13三体综合征。目前我院及国内很多医院已开展无创及无创plus版本(增加检查出几十甚至上百种基因遗传疾病)。
检查时间:孕12+6-22+6周
检查方式:抽孕妈妈血
准确率:较高
优点:简单、快速高效、安全(无创)、准确率高
目前无创基因检查赠送一份保险,即若行无创基因检查,后期检查结果异常需行羊穿,其费用可报销,若无创基因检查低风险生育出唐氏儿,可报销保险。
对于年龄>35岁<40的高龄孕妇(无其他高危因素)建议可先行无创基因检查,而对于>40岁的超高龄孕妇建议直接羊水穿刺。
缺点:也属于产前筛查,确诊需产前诊断。
羊水穿刺
羊水穿刺
检查时间:孕17-22周
检查方式:在超声实时监测下,用细针经腹部穿刺进入羊膜腔抽取羊水送检。
准确率:99%
优点:对胎儿23对染色体的数目和结构是否异常进行诊断,准确率高,适合高风险孕妈妈。
缺点:属于有创检查,有一定的流产、感染等风险。
检查指针:
1、怀孕早期接触过导致胎儿先天缺陷的物质
2、胎儿发育异常或胎儿有可能畸形
3、大于35岁的高龄孕妇
4、羊水过多或过少
5、有遗传家史或曾经分娩过先天严重缺陷的婴儿
6、曾发生过神经管缺陷的孕妇
7、胎儿发育迟缓的孕妇
总结
1、 唐筛和无创属于产前筛查,无创还赠送一份保险。羊穿属于产前诊断,行唐筛或无创基因检查后期均有可能进一步产前诊断;
2、 建议所有孕妇均应做产前筛查,无其他高危因素孕妇,<35岁孕妇可选择唐筛或无创中的一种进行检查,有条件者建议无创或无创plus,若考虑经济因素可选择早期唐筛和中期唐筛,但需知晓后期有再行无创或羊穿可能。
3、 仅年龄一项危险因素孕妇,40岁以下不愿行羊水穿刺,可选择无创/无创plus,>40岁建议直接羊水穿刺;
4、有少量小风险,但又不想羊穿或身体原因不能羊穿的,建议无创/无创Plus;
5、唐筛、无创尽量早做,一是报告出来需要时间,二是为后面羊穿检测留够时间。
最后,小编提醒,本院每周一、三、五上午(节假日除外)开展无创基因检查(无需空腹),请各位孕妈合理安排时间。
作者简介:刘渝
重庆市人民医院妇产科主治医师,陆军军医大学硕士。发表学术论文数篇,曾于重医附一院进修产前筛查与诊断,擅长妇产科常见疾病的诊治。
审核专家:谭晓青
重庆市人民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产科医疗组组长,医学硕士。从事妇产科临床教学工作二十余年,发表学术论文数篇。现任重庆市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委员,重庆妇幼卫生学会孕产保健委员会委员。
撰稿:刘渝
排版:刘渝
审核:谭晓青 陈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