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广东的“野心”并不仅于此。
根据《广东省2020年重点建设项目计划》,共安排省重点项目1230个,总投资5.9万亿元,年度计划投资7000亿元,“新基建”项目引领,成为区别以往的最大亮点。
赣州至深圳铁路广东段年度投资计划120亿元,加上广州至汕尾铁路、汕头至汕尾铁路,广州至湛江铁路,广东计划4年内实现市市通350公里时速高铁。
广东全力推进佛莞城际、广佛环线等11个项目建设,年内全省5G用户数达2000万,100M光纤用户占比提升到90%以上。
城际加速、5G领先,这就是广东“新基建”的大手笔。
赣深铁路项目架梁施工正有序推进。(南方日报 陈浩摄)
截至3月8日,984个在建省重点项目复工927个,复工率94.2%;4个机场、16个铁路、46个高速公路,在建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全部复工。
重点项目建设开启广东加速度,车间里响起的机器声,则让市场信心倍增。
粤芯半导体上半年将逆势扩产,加快启动第二期的建设;百胜中国预计今年将新增800至850家门店;GE期待在清洁能源、制造业转型升级、“一带一路”和数字化等领域与广东加深合作……
“广东重大外资项目稳步推进,不仅关系到全球生产链、供应链、服务链的正常有效运转,也关系到全球经济复苏。”商务部原副部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魏建国表示。
信号二:
“广货出海” 全球供应稳了
出口是中国第一外贸大省广东的重要“生命线”。
2月10日以来,广东的重点外贸企业复工率达93%。保订单、广积粮、拓通道、强内功,“世界工厂”努力维护全球供应链稳定。
广东晶科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车间内,自动化设备高速运转,产能恢复大半,六成订单来自海外。
在深圳前海利丰供应链的仓库里,复工以来,工作量比平时增加了3至5倍。“每天要处理1万多个跨境电商订单。”利丰供应链管理(中国)有限公司客服部经理陆美英说。
跨境电商率先“冲锋”,为广东稳外贸注入新动力。
中欧班列发车频次恢复至去年水平,其中“穗满俄”班列今年以来共发运近2000吨货物,货值1.9亿元。
前方激烈战“疫”,后方紧急“囤粮储弹”。广东的进出口企业渠道广,成了最好的“运输兵”。
在南沙海关,一批6.15万美元的汽车零部件通关仅用15分钟。广汽丰田发动机有限公司综合管理部部长王飚说,零部件早一秒通关送往车间,工人就能早一秒开工,出货和交付就多一分保障。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直言,无论是短期还是中期,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含量,加快自主品牌建设,都是外贸企业抵御疫情冲击的良方。
信号三:
新型消费“暴露”强劲经济潜能
疫情之下,看似街面冷清积信号,但广东的消费动能并未减退。
足不出户“买买买”,高速运转的物流系统、持续激增的网上订单,无不显示出广东消费市场的活力。
在京东华南保税仓,高大的货架码着满当当的货物。新年以来,仓库个人电商订单增长三倍多。
“三八促销节”期间,南沙海关验放跨境电商网购保税进口二线进境电子清单185.2万票,其中3月5日88.9万票,创下今年单日业务量峰值。
真功夫的无接触自提和外卖业务占比分别上升到35%和45%,团订业务表现突出。
云餐厅、云蹦迪、云教育、云旅游、云看房……全民抗疫的“宅经济”风潮积信号,在泛文娱领域激发新一波消费需求。
酷狗音乐推出的“大牌云餐厅”系列直播,吸引广州酒家等9家知名品牌进驻,观看人数超70万。
疫情的短期影响,无法浇灭广东人买买买的热情,也改变不了消费升级的大趋势。
阿里巴巴近期发布的《淘宝经济暖报》显示,复工复产后,用户购物更加富,风衣的成交金额环比提高4倍,手表眼镜、珠宝饰品也都有明显增长。
春江水暖鸭先知,作为经济链条终端的消费,其旺盛发展的势头,正是活力满满广东经济的最好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