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无法否认的是,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小型民营植发机构进入市场,加剧了市场竞争,2019年至2021年的植发服务方面,领先民营植发机构的每名付费患者的平均交易额普遍出现下降。
02
警钟响起,营收、利润双降
正是抓住了大众对“颜值“的追求,大麦植发赚的盆满钵满。
据招股说明书显示,2019年至2021年大麦植发分别实现营业收入7.47亿元、7.64亿元和10.21亿元,其中手术植发是其支柱业务,对总收入的贡献率分别高达79%以上。
的确,大麦植发的“秘密武器”就在于微针技术,是手术植发最核心的动力源。据悉,大麦植发的微针植发主要采用种植笔种植,种植孔比传统植发小三分之一,缩小了创口,减轻了患者的疼痛,使患者在术后24小时便可以洗头,也可以带来更自然的植发效果。
但转折发生在2022年,前7个月大麦植发实现营收4.69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近20%,其中手术植发营收仅为3.59亿元。
对此植发南昌,大麦植发解释称,“主要是受疫情影响,医疗机构受到暂停运营限制,就诊人数减少”。数据是最好的证明。2020年至2022年前7个月,大麦植发分别成立了10家、4家和1家新的医疗机构,扩张速度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放缓。新增门店数量的减少,限制了大麦植发的发展,单靠“一条腿”走路的大麦植发终究迎来的发展瓶颈。
好在大麦植发知道“根”在哪,也试图采取补救措施,想要借助资本力量加快布局。
据招股说明书显示,大麦植发此次IPO募集资金将分别用于拓展运营网络,升级服务机构;物色战略投资及收购;推进医疗服务数字化转型,通过智慧医疗解决方案提供全周期的毛发健康管理;招聘擅长信息技术以及硬件及软件开发的人才以开发及升级运作系统;剩余资金用作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
除了营收下滑,大麦植发的盈利能力也在走下坡路。
2019年至2021年,大麦植发毛利率分别为79.8%、75.9%、70.9%,2022年前7个月更是直接下滑至62.9%,背后的主要原因在于患者植发面积的减少,最终导致交易额不断走低。
虽然大麦植发抓住了年轻群体的“需求”,开发了毛利率相对较低的养发与固发服务,并将其作为植发的联合疗法,但可惜的是,从一定程度来说导致了大麦植发的平均毛囊移植量逐年下滑。据悉,同期大麦植发每位患者的平均毛囊移植量分别约2850根、2650根、2460根和2350根。
03
态度不正,烦恼不断
事实上,大麦植发的烦恼远不至此。
通过查询网上投诉平台相关信息,有关大麦植发虚报手术成功率、临时更换手术人员、欺骗消费者等等问题屡见不鲜。据招股说明书显示,大麦植发的患者转介率(指同一时期内通过转介绍成交的客户占总所有成交客户的比例,是衡量一家企业营销成功与否的基本标准)约20.2%,退款率约0.14%,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对于这两组数据,我们也应理性看待。
但出现问题之后,大麦植发不是想方设法的去改正,也没有给消费者一个妥善的解决办法,而是绞尽脑汁想着将相关信息压下。另据媒体报道,大麦植发甚至为保全声誉,诱导消费者签署保密协议,承诺不得对媒体曝光等。
另外,大麦植发还因“退货不退款”“乱收费”、“虚假宣传”等被投诉。
打开黑猫投诉平台,通过检索“大麦植发”关键词,不久前一位消费者投诉称,“去年六月份在微信小程序爱逛上面买了一份北京大麦微针的优惠券,一直没时间用去年年底退了植发南昌,小程序上面显示了退款成功,但退款一直没到账,问了商家客服说是时间久远退款不能通过小程序原路返回。然后我找商家客服,说是帮我处理申请退款,等了大半个月了也还没一点处理结果,一问就是在处理中。”
此前,还有消费者投诉称,“2021年8月27日到南昌大麦微针植发,咨询植发问题。当时的接待客服看了我的情况说目前的状态不适合植发,建议先养护,把头发养好再植发。说三个月一定会有效果,建议我们购买养护套盒和洗护产品,一共花费元。大概一个星期多去大麦店里养护一次,三个月后套盒用完了,没有什么效果。她们又说我情况特殊,建议我继续购买套购使用加强。2021年12月11日又转微信购买了6800元套盒。一直做到现在没有效果,多次和大麦沟通,就是让我等,拖延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