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表面找平技术施工工艺流程

砂浆水泥配比_砂浆水泥多久能干_1:2水泥砂浆

砂浆水泥配比_砂浆水泥多久能干_1:2水泥砂浆

1:2水泥砂浆_砂浆水泥配比_砂浆水泥多久能干

1. 施工工艺名称

混凝土表面找平(1:2水泥砂浆找平)

2. 前期准备

2.1 场地准备

清理混凝土表面:

使用扫帚或高压水枪清除混凝土表面的灰尘、油污和其他杂物,确保表面干净。

检查混凝土表面是否有裂缝、孔洞等缺陷,如有需进行修补。

检查混凝土表面:

使用水平尺和卷尺检查混凝土表面的平整度,确保基本符合找平要求。

记录检查结果,为后续找平提供依据。

2.2 材料准备

2.2.1 水泥:

水泥种类:

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水泥质量标准:

水泥应无结块、无受潮,强度等级符合设计要求。

2.2.2 砂子:

砂子种类:

选用中粗砂1:2水泥砂浆,粒径在0.35mm~0.5mm之间。

砂子质量标准:

砂子应无杂质、无泥块,含泥量不超过3%。

2.2.3 水:

水的质量标准:

选用清洁、无污染的自来水或符合国家标准的水源。

2.2.4 添加剂(如有):

添加剂种类:

如需使用添加剂,选择符合设计要求的早强剂、防裂剂等。

添加剂质量标准:

添加剂应无结块、无异味,符合相关标准。

2.3 设备准备

搅拌机:

选择适合的搅拌机,确保搅拌均匀、高效。

检查搅拌机的完好性,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手动搅拌工具:

准备铲子、搅拌棒等手动搅拌工具,确保工具完好。

抹子、镘刀:

准备不同尺寸的抹子和镘刀,确保工具完好、锋利。

水平尺、卷尺:

准备水平尺和卷尺,用于检查平整度和厚度。

2.4 技术准备

施工图纸审核:

仔细审查施工图纸,确保图纸内容清晰、完整。

核对图纸中的尺寸、标高、材料等信息,确保与设计要求一致。

技术交底:

召开技术交底会议,向施工人员详细讲解施工工艺、技术要求和安全注意事项。

确保所有施工人员熟悉施工图纸和施工方案,明确各自的职责和任务。

3. 基层处理

3.1 清理混凝土表面

清除表面灰尘、油污:

使用扫帚或高压水枪清除混凝土表面的灰尘、油污和其他杂物,确保表面干净。

处理裂缝和孔洞:

使用水泥砂浆或专用修补材料修补裂缝和孔洞,确保基层平整、无缺陷。

修补后待修补材料硬化,再进行找平施工。

3.2 湿润混凝土表面

用水湿润混凝土表面:

使用喷雾器或水管将混凝土表面均匀湿润,确保表面充分湿润。

湿润过程中避免积水,确保表面湿润但无明显水分。

4. 水泥砂浆配制

4.1 材料准备

水泥:

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砂子:

选用中粗砂,粒径在0.35mm~0.5mm之间。

水:

选用清洁、无污染的自来水或符合国家标准的水源。

添加剂(如有):

如需使用添加剂,选择符合设计要求的早强剂、防裂剂等。

4.2 搅拌方法

4.2.1 搅拌工具选择:

选择适合的搅拌机,确保搅拌均匀、高效。

准备铲子、搅拌棒等手动搅拌工具,确保工具完好。

4.2.2 搅拌步骤:

搅拌顺序:

先将水泥和砂子按1:2的比例混合均匀。

慢慢加水,边加水边搅拌,直到砂浆达到合适的稠度。

如需使用添加剂,按说明书的要求加入并搅拌均匀。

搅拌时间:

搅拌时间一般为3~5分钟,确保砂浆均匀、无结块。

4.2.3 搅拌标准:

砂浆稠度:

水泥砂浆的稠度应适中,既不过稀也不过干,用手抓成团,松手后不散。

砂浆均匀性:

搅拌后的砂浆应颜色均匀,无明显色差。

5. 水泥砂浆涂抹

5.1 基准线设置

5.1.1 设置基准线:

使用水平尺和卷尺,在混凝土表面设置基准线,确保基准线的水平度。

基准线应设置在找平区域的四周和中间,确保找平厚度的均匀性。

5.1.2 标记找平厚度:

使用卷尺和铅笔,在基准线上标记找平厚度,确保找平厚度符合设计要求。

标记点应均匀分布,确保找平厚度的控制精度。

5.2 水泥砂浆涂抹

5.2.1 涂抹方法:

涂抹工具:

使用抹子或镘刀进行涂抹1:2水泥砂浆,确保涂抹均匀、平整。

涂抹步骤:

从一端开始,沿基准线的方向进行涂抹。

涂抹时应分层进行,每层厚度一般为10mm~15mm。

每层涂抹后,使用抹子或镘刀进行初步平整。

5.2.2 涂抹厚度控制:

使用卷尺和水平尺检查涂抹厚度,确保厚度均匀、符合设计要求。

如需增加厚度,应分多次涂抹,每次涂抹后待砂浆初凝后再进行下一层涂抹。

5.3 表面平整

5.3.1 使用抹子、镘刀进行表面平整:

使用抹子或镘刀进行表面平整,确保表面光滑、无明显凹凸。

平整过程中应反复检查,确保表面平整度符合设计要求。

5.3.2 检查平整度:

使用水平尺和卷尺检查表面平整度,确保平整度误差在允许范围内。

记录检查结果,确保表面平整度达到设计标准。

6. 养护

6.1 养护方法

6.1.1 湿润养护:

湿润养护的方法:

使用喷雾器或水管定期喷水,保持表面湿润。

湿润养护的频率:

每天喷水2~3次,确保表面始终保持湿润状态。

6.1.2 覆盖养护:

覆盖养护的方法:

使用塑料薄膜或湿麻袋覆盖表面,保持表面湿润。

覆盖材料的选择:

选择透气性好、保湿性强的材料,如塑料薄膜或湿麻袋。

6.2 养护时间

6.2.1 养护周期:

养护时间一般为7天,确保砂浆充分硬化。

6.2.2 养护期间的注意事项:

养护期间应避免在找平面上行走或放置重物,防止表面受损。

养护期间应定期检查,确保表面始终保持湿润状态。

7. 质量检查

7.1 表面平整度检查:

使用水平尺和卷尺检查表面平整度,确保平整度误差在允许范围内。

记录检查结果,确保表面平整度达到设计标准。

7.2 水泥砂浆厚度检查:

使用卷尺检查砂浆厚度,确保厚度均匀、符合设计要求。

记录检查结果,确保砂浆厚度达到设计标准。

7.3 表面质量检查:

检查表面是否有裂纹、气泡等缺陷,确保表面光滑、无明显瑕疵。

记录检查结果,确保表面质量达到设计标准。

8. 完工验收

8.1 竣工资料整理:

整理施工过程中的各种记录和资料,包括施工图纸、施工日志、质量检查记录等。

编制竣工报告,总结施工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

8.2 竣工验收:

验收标准:

表面平整度、砂浆厚度和表面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验收程序:

由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共同进行竣工验收。

验收过程中应详细检查表面平整度、砂浆厚度和表面质量,确保符合验收标准。

验收合格后,签署竣工验收报告,办理竣工手续。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