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身细部构造
(1)勒脚部位外抹水泥砂浆或外贴石材等防水耐久的材料,高度不小于200mm应与散水、墙身水平防潮层形成闭合的防潮系统。
(2)散水(明沟):
1)沿建筑物四周,在勒脚与室外地坪相接处,用不透水材料(如 C20 混凝土、毛石)做地面排水坡(沟),使雨水、室外地面水迅速排走,远离基础。
2)散水的宽度应根据土壤性质、气候条件、建筑物的高度和屋面排水形式确定,宜为600~;当采用无组织排水时,散水的宽度可按檐口线放出200~300mm。
3)散水的坡度可为3%~5%。当散水采用混凝土时,宜按20~30m间距设置伸缩缝,
4)散水与外墙之间宜设缝,缝宽可为20~30mm散水厚度,缝内应填弹性膨胀防水材料。
(3)水平防潮层:在建筑底层内墙脚、外墙勒脚部位设置连续的防潮层隔绝地下水的毛细渗透,避免墙身受潮破坏。内墙两侧地面有高差时,在墙内两道水平防潮层之间加设垂直防潮层。水平防潮层的位置:做在墙体内、高于室外地坪、位于室内地层密实材料垫层中部、室内地坪(±0.000)以下 60mm 处。
(4)墙体与窗框连接处必须用弹性材料嵌缝,以防风、水渗透。窗洞过梁和外窗台要做好滴水,滴水凸出墙身不小于60mm;在其下端做有效的滴水处理,防止窗下墙的污染。
(5)女儿墙:与屋顶交接处必须做泛水,高度不小于250mm。为防止女儿墙外表面的污染,压檐板上表面应向屋顶方向倾斜10%,并出挑不小于60mm
(6)非承重墙的要求:保温隔热;隔声、防火、防水、防潮等材料。
1)轻钢龙骨轻质板墙隔撞击声时,应在轻钢龙骨与主体结构的连接之间加弹性阻尼
2)轻质材料墙体隔空气声较差散水厚度,作为分户墙和外墙时厚度应不小于200mm
3)轻型砌块墙在高度 3m处应设置钢筋混受土圈梁,交接和转角处应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并沿高度方向每500mm加不少于两根直径6mm,长度不小于的钢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