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康网_全民健康网格化工作总结_全民健康网格化服务开展情况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于今天下午15:00在委机关2号楼新闻发布厅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解读“健康中国行动”之健康知识普及行动有关情况。中国网现场直播,以下为文字实录:

国家卫生健康委宣传司司长宋树立:

健康中国确实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党和政府的领导、全社会的参与、部门之间的合作,以及全民共建共享,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是其中的一份子。

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意见指出把提升健康素养作为增进全民健康的前提,要增进全民健康,前提是要提高健康素养,要让健康知识行为和技能成为全民普遍具备的素质和能力,并且将“健康知识普及行动”作为15项行动中的第一项。

“健康知识普及行动”主要包括行动目标、个人和家庭行动、社会和政府行动三个方面的主要内容,简化一下可以用“1,2,7,7”来概括。

“1”是指一项结果性指标。也就是把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作为我们这个行动效果的指标,目的就是提高公民的健康素养水平。普及健康知识,提高全民健康素养水平是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最根本、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当前我国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和过去相比已经有了比较大的提升,但仍然水平不高,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2017年居民健康素养监测水平表示,全国平均值是14.18%,我们行动目标规定,到2022年和2030年,全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要分别不低于22%和30%。并且,我们对其中的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水平、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素养水平、基本技能素养水平又都分解有相应的目标要求。

“2”是指两项约束性指标,一是建立并完善国家级、省级两级健康科普专家库和国家级健康科普资源库,构建健康科普知识发布和传播机制。二是建立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绩效考核机制。

第一个“7”是个人和家庭的七个方面的行动,这七个方面我也简单梳理一下,过一遍这个文件。

一是正确认识健康,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我们希望通过这个行动、通过广泛的宣传,这个理念能够牢牢地树立在人们的心里。每个人是自己的健康第一责任人,要理解生命的自然规律和医疗技术的局限性,尊重医学和医务人员,共同应对健康问题。

二是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要注重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动静结合、心态平和、讲究卫生、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和社会活动。

三是关注健康信息,要积极主动地获取健康信息,而且要提高理解、甄别和应用健康信息的能力。如何去甄别、理解?怎么去正确使用?这都是健康素养的重要内容。我们要使公众能够选择从正规途径获取健康知识。

四是掌握必备的健康技能,包括在平时和紧急时刻所需要掌握的健康技能。

五是科学就医,早诊断、早治疗,选择合适的医疗机构就医,不相信“神医”“神药”。

六是合理用药,遵医嘱,按时、按量使用药物。

七是营造健康家庭环境,家庭成员要主动学习健康知识,成员之间要互相提醒、互相帮助,邻里要和睦。这是指个人和家庭的七个方面的行动。

第二个“7”是社会和政府的七方面行动。

一是建立并完善“健康科普两库一机制”全民健康网,就看前面的约束性指标,两个库,一个机制。媒体要从相应的专家库中选择邀请专家来参加健康科普活动,加强对健康教育内容的指导和监督,对于出现问题较多的健康信息平台,要依法依规,勒令整改,直至关停。但我们的目标不是关停,我们是希望通过有效的监督、整改,让这些平台都能对传播健康知识发挥积极的、科学的、准确的、正面的作用。对于科学性强、传播效果好的健康信息要予以推广,对于传播范围广、对公众健康危害大的虚假信息坚决予以澄清和纠正。

二是医务人员掌握与岗位相适应的健康科普知识,并且在诊疗活动中能够主动去提供健康指导。

三是指导鼓励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务人员开展健康促进与教育的激励约束机制,调动医务人员参与健康促进与教育工作的积极性。

四是鼓励扶持中央广电总台和各级电视台、电台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开办优质健康科普节目,报刊要推出一批健康专栏,在各媒体平台上,推动互联网+精准健康科普。

五是动员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健康知识普及工作,鼓励卫生健康行业学会、协会、社区和单位组织健康传播活动。

六是开发推广健康适宜技术和支持工具,鼓励研发和推广健康管理类、人工智能和可穿戴设备,运用健康大数据提高大众自我健康管理能力。

七是开展健康促进县区建设,这个工作也已经开展了多年。2014年以来,以县区作为一个小细胞,我们在这里推行、推进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工作,在全国各地受到了广泛的欢迎,甚至很多贫困地区都积极参与到健康促进县区的建设当中来。开展“健康中国行”宣传教育活动,活动内容丰富,也非常具有可操作性全民健康网,语言比较通俗易懂,便于群众接受、知晓并且采纳。

我就先简要介绍这些情况,希望媒体广泛宣传健康知识。我们这个整体行动叫“健康中国行动”,今天介绍的专项行动是:“健康知识普及行动”,也就是说,心动还不够,还要行动,希望每个记者都成为“健康知识普及行动”的倡导者、传播者、实践者,最后也会成为受益者,而且把健康知识、健康理念、健康技能广泛地向全社会传播,每个人都健康了,健康中国也就为期不远了。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