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的时候,小京换了一台入门级的显示器,那时候接近千元的价格实在让小京父母心疼不已;8年后,我们再到市场上看,23英寸、24英寸的广视角显示器也才千元不到。大屏幕、分辨率、3D显示、量子点、宽屏比等等概念整天被厂家们鼓吹,然而,对于我们广大消费者来说,这些概念到底又意味着什么?今天就由小京带你一窥显示器厂家们共同面临的窘境。
大屏幕
自从27英寸显示器永久性降价后,市场上就开始出现32英寸乃至40英寸的显示器,但这样的超大尺寸其实无法满足大部分消费者的诉求。
大屏显示器的尺寸是大了,但是分辨率不够,近距离观看画面不够细腻,如果同步升级分辨率,价格又太贵,并且高分辨率对于主机的显卡要求也更高,这种连环升级让人们意识到大屏显示器并不实在。
分辨率
在1080P显示器成为主流后,市场上相继出现2K分辨率、4K分辨率甚至是5K分辨率的产品,让很多消费者兴奋不已,但是4K显示器真的有那么好吗?答案恐怕是不确定的。
4K显示器虽然分辨率细腻,但是屏幕的像素间距太小,这样我们在使用目前流行的操作系统后,画面的变得非常的拥挤,图标那么小根本看不清楚,至于文字处理,图片处理也都会出现这种问题。
高分辨的确是让画面更加细腻,软件和内容却跟不上,4K分辨率就没有用武之地了。这也说明在目前市场状况下,高分辨率的发展是超前的。
3D显示
3D技术也存在同样的情况2.35:1画面尺寸是多少像素,在3D电影给大家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之后,3D显示器如同雨后春笋一般的出现。各个品牌都推出了这样的产品,不过大家将产品购买到手之后才发现,3D显示器真的没有什么发挥的地方。
首先3D显示器采用的技术就不完善,不能支持蓝光3D看大片就是个问题。显卡技术的3D限制太多,需要安装软件才可以播放3D影片,过程太麻烦;而3D游戏的数量也很少,用户无法真正的享受3D游戏的乐趣,加上屏幕尺寸并不是特别大,3D效果也不明显,所以3D显示器在当今市场上真正成为了一款“鸡肋”产品。
量子点显示
2015年量子点显示器就开始亮相,它在液晶显示屏的背光源上加一层量子点薄膜,可以大大提高色彩还原率和整体亮度。但是经过一年的发展,消费者发现传统的IPS面板色域效果虽然不能和量子点相比,但是依旧可以满足日常的需求,量子点技术的效果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强大,这款产品就慢慢没落下去了。
21:9宽屏比
21:9显示器又称“带鱼屏”,相比于普通的产品,其主要的优势在于横向的视野更加的广阔了。最开始这种产品是定位于观影的角度,因为这种画面尺寸正好比较贴合2.35:1的效果。
但实际上,大家买显示器不仅仅是为了看好莱坞电影,包括热播美剧在内的电视剧制作,大多采用的还是16:9比例,从观看人数上来看,电视剧显然拥有更广泛的群众基础,那么,全屏看电视剧的时候就会出现左右两侧的黑边,无法沉浸式体验,从而造成它所面临的尴尬局面。
相比于显示器发展的黄金时期,如今的行业突破却更加难了。
目前的显示技术已经能够满足大部分人的基本需求,但人们真正渴望的,是以低廉的价格享受更炫目的技术,所以显示器这种传统平台的革新或许不该是硬件,而是内容生产上的。当制造工业愈加成熟,成本造价降低,视频等内容逐渐突破显示器的显示极限2.35:1画面尺寸是多少像素,那么显示器才会真正迎来下一个春天。
想要知道更多有趣有意思的资讯,请长按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我们每天都有最新的新闻资讯和优惠活动,千万不要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