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11月28日上午11:30,愚蠢的阿克蒙德乘坐直升机赶到下碣隅里的陆战1师师部,要求史密斯继续进攻。但是史密斯坚决拒绝了他的要求,好遗憾啊!如果这个师长胆小一点,服从命令,必然会遭到兵力的分摊,会有大量的薄弱环节供志愿军穿插和分割,可惜,美军在慌乱中选择了最正确的应对方式——以师部和几个团部为核心建立了少数的环形防御工事,同时分散在外的部队以坦克和装甲车开路拼命靠近,等待空投后统一突围。如果不是史密斯的这些措施,美军的伤亡至少要翻上一番,也许整个师都会丢在长津湖。
被顶了回去的阿尔蒙德又飞到了正在遭受围攻的新兴里,见到了31团团长麦克莱恩上校和1营长费斯中校,这次他成功了,因为31团属于陆军。这支军队应他的要求坚守,等待后续部队到来后继续进攻,但是,后续部队已经被27军穿插部队利用地形阻止,后浦方向派出的谢尔曼被击毁多辆,坦克残骸牢牢堵住了公路。
28日白天,由于美军空军掌握了制空权,没有进攻,黄昏开始,80师发起了新一轮夜袭,238团从东南方向,239团从西南方向同时发起进攻,午夜,有几只小分队相继突破了美军防线攻到了新兴里村内,甚至在混乱中击毙了31团团长麦克莱恩上校!可惜,1营长费斯中校及时接过指挥权,而突入村内的志愿军遭到了快速赶来的M-19用40毫米高射炮的扫射,除少数战士侥幸撤离村内,大多数阵亡。
29日夜晚和30日夜晚,志愿军5个步兵团相继发起了攻击,这次志愿军改变了战术,尽可能组织班排级别的小规模进攻,引诱美军开火,消耗敌方弹药——这一招只有在新兴里有用,因为美军通讯混乱,至始至终没有给新兴里空投40毫米高射炮弹。而得到补充的下碣隅里就一直顶住了志愿军步兵的攻击。连续两天的进攻双方都付出了巨大的伤亡,12月1日白天,新兴里的美军决定突围,以1营为前卫,炮兵营破坏火炮后居中,3营为后卫,突围的正面是在几天作战中遭受严重伤亡的241团3营8连,8连在预设阵地上拼死阻击,只剩下2班长闫洪全一人,他孤身奋战,终于等到了240团的增援。
239和240团发现敌军突围后,肃清正面之敌展开追击,240团3营7连2排5班长隋春暖在攻击内洞里敌军时表现出色,不顾冻掉了两个脚趾头,指挥5班快速抢占了制高点,给反扑的美军以重大杀伤。在8连阵地被突破后,他的步兵班首先赶来增援,带领全班追出近10公里,在冰湖上与美军展开白刃战,消灭美军7人,其余5人投降。战后。隋春暖成为长津湖之战的第一名特等功臣,朝鲜授予他战士荣誉一级勋章,5班也获得了“新兴里战斗模范班”的称号。
另一股美军试图穿过冰面绕过志愿军的阻击阵地,但冰面无法承担装甲车辆的重量而坍塌,这股美军在湖中冻溺而死。
由费斯中校率领的美军突围分队在南方遭遇了志愿军81师242团3营在1221高地组织的密集火力,美军伤亡惨重,这时美军召唤了航母上起飞的F4U战斗机投下了凝固汽油弹,高地上的志愿军被覆盖,损失惨重,但仍然有少数志愿军活了下来向这股美军射击,费斯中校被两颗手榴弹炸中,当场身亡,他获得了美国军队的最高荣誉——国会勋章。
费斯中校的身亡是美军突围行动的转折点,失去了统一指挥的美军逐渐陷入混乱。在突围开始前美军还有2500多人,但是19点30分,夜色中的车队主力被志愿军近距离爆破,车队陷入了混乱,这时239和240团的追击主力陆续赶来,美军的建制已经被打乱,就连军旗都被抛弃在路上。只有少数幸运的美军离开公路徒步撤进了下碣隅里,大概在300-500人之间,
直到12月5日,新兴里围歼战胜利结束。毙伤美军麦克莱恩上校以下2807人,俘虏384人,击毁坦克7辆,汽车161辆,缴获坦克和装甲车辆11辆,汽车199辆,105榴弹炮16门,高射炮7门,无后坐力炮28门,迫击炮88门,90毫米重型火箭筒44具,60毫米火箭筒83具,重机枪61挺,轻机枪87挺,各型步枪2227支,手枪70支,缴获的武器堆积如山。这是美军一个团的装备,但就重武器来讲,已经超过了整个9兵团。可惜,大雪覆盖的长津湖实在无法伪装物资,除了轻武器由部队直接拿走分掉外,坦克,装甲车,汽车,大炮和高射炮(炮弹已经打完)都被美军航空母舰上的舰载机发现,并全部摧毁,只有几辆吉普车幸免于难。
新兴里战斗中,二十七军也付出了巨大的伤亡,27军80和81师战斗伤亡在2000人左右,但冻伤、冻死的战士是这个数字的3倍以上,由于单薄的衣物和缺乏食物,几乎人人都有程度不同的冻伤,军长师长也不例外,全军减员8000余人,两个师战斗力下降了很多。在随后的战斗中受到了巨大的不良影响。
在新兴里的敌军被围歼的同时,美军陆战1师的主力则被包围在柳潭里,11月27日发起攻击的当天,柳潭里有美军陆战5团、7团(欠1营)和第11炮兵团,以及第1勤务营,和第1工兵营主力,共计3个团,1万5千名美军以及数目不详的韩国补充兵(我实在是查不到啊!人数肯定不少,几千人是一定有的,但实在没存在感啊!)另有资料称,在柳潭里的“联合国军”在2万以上。
按照第10军的命令,他们向柳潭里以西发起攻击,但遭到了志愿军越来越强的阻击,甚至反冲锋,陆战7团团长里兹伯格上校果断停止了攻击,并构筑防御工事。他向长津湖北面和西面派出了配备迫击炮的侦查小队,都遭遇了志愿军大部队被消灭,但是,侦查的结果促使美军开始疯狂地组织防御,从15点开始,10个美国步兵连以及数目不详的韩国补充兵(我都不想打这几个字了),开始全力挖掘工事和掩体,布置机枪和炮兵阵地,重炮组成炮兵群,进行了效力试射。
在陆战1师主力的当面,是志愿军20军59师和27军79师,这两个师不仅是各自军的主力,更是三野的看家宝,79师235团便是“济南第一团”,电影“渡江侦察记”和“战上海”就是这支军队的光辉历史。59师负责穿插战争之人突击小队3,切断柳潭里的敌军退路,而79师则作为主攻,但后边的战果证明,在美军强大的火力面前,轻步兵强攻师级部队的正面坚固阵地是极其困难的。
236团作为佯攻部队,轻易攻克了1240高地,这是1282高地的侧翼,并组织了有效的防御,对柳潭里的敌军造成了巨大压力,但是,在他们计划进一步攻击时,1282高地的争夺已经结束,美军11炮兵团用重炮封锁了志愿军的冲锋道路,接下来的几天里,这里将成为志愿军的出发阵地。
经过一夜的激战,志愿军20军59师也取得了不小的战果,先后攻克了1542,1581,1419,1357等几个高地,对美军形成了合围,但美军在天亮后在飞机的掩护下向柳潭里集结,进一步增加了围歼的难度。此时,一场暴风雪袭来。志愿军即将面对比美军更难对抗的敌人。
1950年11月27日晚22点,20军以59师为主攻部队,对柳潭里的美军主力发动了凌厉的攻势,同时,27军79师也从北向南,以柳潭里西北方向的高地为主攻方向,发起了猛攻。
79师在进行炮火准备(只有迫击炮!)后,237团1营通过之前的火力侦察找到了美军陆战5团2营F连和H连之间的结合部,1营1连从结合部展开了渗透攻击,仅仅半小时就冲上了1403高地的山头!美军深知西北山的意义,立刻组织了两个步兵连反扑,双方的部队采取了完全相同的战斗方式——不开枪,扔一排手榴弹后直接拼刺刀!志愿军人数少于美军,但有居高临下的优势,双方的白刃战几乎在一瞬间就产生了大量的伤亡,美军冲在前面的F连仅仅几分钟就伤亡过半,紧随其后的E连也有1/3的伤亡,人数更少的志愿军1连伤亡更大,上百人的连队打到了只剩5名还有战斗力的战士。但志愿军苦苦支撑,等到了后续的1营3连赶到,控制了山头。
1营3连赶到后,巩固了阵地,并配合右翼的3营打下了另一个高地——1403高地,在这个高地上美军与志愿军展开的白刃战残酷程度毫不亚于主峰。直到午夜,志愿军才巩固了两个高地的控制,柳潭里的大门打开了!但是,志愿军为打下两个高地伤亡很大,作为主攻的1营几乎人人带伤,伤亡率高达80%以上,失去了战斗力。
与此同时,79师235团则对1282高地发起了猛攻,激烈的战斗从22:00一直打到次日拂晓。志愿军一度几次控制了高地,但立刻遭到美军11炮兵团几十门重炮的覆盖射击,无法牢牢控制住高地,
作者PS:说个题外话,诺门坎的鬼子关东军天天练刺刀,技术不错,但白刃战交换比还是拼不过毛熊普通兵。无他,一米四的和一米九的拼太吃亏
四
27日一晚的激战让两边都掂量出了对面的斤两,志愿军方面,在美军的优势火力下取得了几个高地,但仅仅是完成了合围,离歼灭还早,而陆战1师果然不愧是打过瓜岛血战的部队,见识了志愿军的战斗力后,柳潭里的美军陆战5团团长莫里中校和7团团长利兹伯格上校当即认为,美军再继续进攻那是开玩笑,撤吧!
敌前撤退本来就是最难的,何况上边还有愚蠢的阿克蒙德瞎指挥,幸好他们是陆战队,敢对阿克蒙德阳奉阴违,反正将来升官降级陆军管不着陆战队,说句实话,陆战1师如果不是有这层关系,损失至少翻一倍。看看步7师的伤亡率就知道了。
28日,东线的联军最高指挥官,第十军军长,愚蠢的阿克蒙德和西线的联军最高指挥官,第八集团军指挥官沃克中将被麦克阿瑟紧急召回东京,汇报为什么朝鲜一下出现了这么多中国人。随后,他们决定,全军撤退!
这里是我反复强调的一点,二次战役之前,无论东线还是西线,美国人都是摆出一副全面进攻的架子,麦克阿瑟那句“感恩节前结束战斗,圣诞节前让小伙子回家”被我们打脸打了几十年,但确实好用!从联军决定撤退的那一刻起,他们的作战计划就已经失败了,志愿军已经取得了二次战役的预定目标——把敌人赶离鸭绿江。至于之后的撤退,无非是失败的大一点还是小一点,损失的多一点还是少一点而已。
有些屁股决定脑袋的人,总说伤亡率多少多少。且不说二次战役志愿军的整体伤亡小于敌军,战争是靠伤亡率决定胜负的吗?唐朝李世民跨海征高丽,唐军死伤一万多,消灭了高丽的全部七千人马,嗯嗯,唐军的伤亡比高丽大三分之一,但结果呢?高丽被灭族,国王以下文武百官被申请活捉,你说这是谁赢了?
11月28日-30日,美军做了四件事:
1、把分散在柳潭里外围的军队撤退回柳潭里。在志愿军的节节阻击下,运动中的美军遭受了不小的伤亡,但是在海军飞机的拼死掩护下基本撤回来了。
2、新登陆的美军步3师在兴南——元山一线展开,保护公路和补给线,皇协军不给力啊!韩国第1军团两个师开始收缩至咸兴里,掩护美军侧翼。步7师除了在新兴里被27军死死咬住的31团支队以外全线收缩。总结为两个字:开溜,一个字:缩。
3、第十军所有地面部队由史密斯统一指挥,强烈抗议!我们要愚蠢的阿克蒙德!也就是在此时,史密斯下达了那条著名的命令:陆战队,向南进攻!
4、陆战7团以一个营的兵力试图打通向下碣隅里的通道,结果是失败。
11月30日晚19:20,史密斯向柳潭里的美军下令:陆战5团和7团迅速撤退到下碣隅里,并准备进一步撤退。
11月30日起,柳潭里的美军主力就开始撤退至下碣隅里。在柳潭里,二十军派出迫击炮小队封锁了野战机场,但缺乏炮弹使得美军依然抽空运走了不少伤员,而下碣隅里的野战机场未受干扰,大量美军伤员得以运走,使得美军可以轻装突围。美军打光了155火炮的炮弹,之后炸毁,
行军顺序是
陆战5团3营——
陆战5团1营——
陆战7团——
陆战5团2营——
11炮兵团。
美军以坦克为先锋,装甲车辆紧随其后。在白天,大批美军飞机盘旋支援,但夜幕降临后,志愿军以准确的迫击炮火掩护,发起了一轮又一轮的阻击战,连续2个晚上陆战5团3营都在激战中,减员高达50%,其中3营的I连完全丧失了战斗力。
于是,12月2日清晨,美军使用陆战7团2营接替了突击任务。2营在柳潭里战斗中已经损失惨重,3个连整编后人数只相当于一个完整的连。志愿军20军所部占领公路周边的高地,不断向美军车队开火,而美军的飞机只要发现山头有枪声,就立刻扑下来扫射和投掷凝固汽油弹,双方损失都很大,风雪中志愿军又冻又饿,许多战士已经不能行军,因此在白天只能形成班排级的小股袭击。
但是,12月2日晚上,志愿军还是组织了一次成功的袭击行动,一只小分队渗透进美军车队后方的炮兵里,炸毁了3门105毫米榴弹炮战争之人突击小队3,5辆卡车的炮弹,以及十多辆运输卡车。给美军造成了数百人的伤亡。但是,2日夜间的大雪进一步恶化了战场的气候,3日清晨,整个长津湖地区都被积雪掩盖。
截止到3日晚上,执行前卫任务的美军陆战7团2营被打的只剩下两个排60人,5团3营情况稍好,伤亡过半。但是,3日白天,驻守在德洞山口的美军陆战7团1营以坦克为先锋,前往接应柳潭里的突围美军。在美军飞机的拼死掩护下,双方会师,缺乏对空火力的志愿军在美军飞机不间断的轰炸下最终没有阻止美军的突围。12月4日下午14:00美军上万人终于从柳潭里越过德洞山口,撤退到了师部和野战补给仓库所在的下碣隅里。
这次撤退的距离只有短短22公里,但美军伤亡高达2100余人。平均每前进一公里,就要伤亡96名美军。从柳潭里到下碣隅里的公路上,到处是美军和志愿军交错在一起的尸首,到处是被志愿军突进炸毁的坦克和各种车辆,155毫米重炮全部损失,105榴弹炮也损失一半。
这时,史密斯在战前力排众议设置的补给仓库、野战医院和飞机场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美军运输机24小时不间断往返,将伤员全部后运,本来弹尽粮绝的美军获得了食物、药品。弹药的补给。而这些,志愿军什么都没有,肆虐的暴风雪正严重威胁着志愿军的进一步行动,很多战士冻饿而死。
在志愿军20军的节节阻击下,美军的行军速度缓慢如蜗牛,每小时只能前进238米。
美制M-19型40毫米自行高射炮,使用M-26霞飞坦克的履带式地盘,在长津湖和整个朝鲜战争中,它对志愿军的威胁最大,远远高于霞飞,谢尔曼,潘兴等型号的坦克。这张图片是我军在二次战役清川江一线缴获的战利品。
从12月1日到4日,下碣隅里的美军机场开始将伤病员用运输机大量后送。由于缺乏炮兵火力,志愿军只能看着美军飞机来来回回而无可奈何,进攻机场的努力被严寒和天气所阻止。平均每3-5分钟就有一架C-47达科他型运输机起降,带来了美军急需的弹药、食物、药品、防寒用品和车辆的燃料,将伤病员和非战斗人员撤离至几十公里外的兴南港。据统计,美军的运输机群从下碣隅里撤离了5230名伤病员和非战斗人员。五千多人!
相当于半个步兵师!这是让志愿军扼腕叹息的一个数字,这些人本来应该成为志愿军的击毙数字,或者拖累美军无法快速行军而被志愿军的追击部队追上消灭,但在强大的工业实力面前,志愿军的勇敢和战斗技术无法发挥。
志愿军20军所部对下碣隅里的美军机场和补给站进行了多次渗透和突袭,基本上每个晚上都有数次,最成功的一次,志愿军59师的一个步兵连渗透进了下碣隅里补给站东侧,用炸药包将美军1/3的弹药和部分汽油被炸毁,如果是在国内和果军作战,这样的渗透足够改变战局,让敌军吞下失败的苦果。可是,美军迅速使用运输机补充了弹药。事实上,美军不仅没有出现弹药燃料不足的情况,还在撤离下碣隅里时由工兵摧毁了带不走的大量物资。
12月3日,史密斯制订了作战计划,于4日开始进行从下碣隅里向兴南港撤退的准备,命令销毁所有无法带走的物资和装备,以免被志愿军利用,5日,美军海军航空兵制订了掩护计划,保证每时每刻在行军纵队上空都有24架以上的各型战机掩护,夜间也出动夜间战斗机提供不间断的空中支援。美军甚至向下碣隅里运输了一批经验丰富的陆战队飞行员负责与飞机联络并指示目标。
12月6日凌晨4点30分,美军开始突围,先头部队为陆战7团1营。突围当面是志愿军20军58师的一个步兵连,该连在连日激战中已经减员过半。被美军重炮和航空兵连番炮击、轰炸后丢失了阵地,全体阵亡。7:00,美军出动了三百架战机对从下碣隅里到古土里的公路两侧进行了不间断的轰炸,志愿军节节抵抗,短短18公里的公路上激战连连,至日落时分,美军夺取了东丘,前进了7公里,但夜晚时分,志愿军的反击也开始了。27军58师经过连日苦战和冻饿交迫,172团,173团和174团分别缩编为8个排、11个排和17个排,全师仅仅剩下800人还有战斗力!
此时26军先头部队已经赶来,从下碣隅里的东、南、西、北四面同时发动了攻击,美军依靠坦克装甲车辆组成环形工事负隅顽抗,但辎重车队遭到了志愿军的重点攻击,子夜,陆战7团团部遭到了志愿军的打击。副团长福迪瑞克·陶赛特中校被志愿军打伤,3营长威尔蒙·哈里斯中校阵亡。直到7日凌晨,美军飞机赶来增援,第一批美军才冲进了古土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