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学区房单价又破记录,这一次,是46万元每平米。据了解,这种又小又老又破的老房子,租都没人要,但是仍有大量的愿意买。

破记录 单价46万≈20公斤黄金

就在几天前,北京西城区文昌胡同的深处一个杂草丛生的院子里,一套11.4平米的房子刚刚以530万的价格成交了。

有人计算出单价46万,相当于20公斤黄金的价格。神秘的买房者以这样的价格,买下了这个仅能放下一张床的屋子的破烂平房,为了孩子能就读北京实验二小。

翠微小学学区房划片_翠微学区房片区解析_翠微小学学区

类似的情况不止一次发生,北京的学区房已经成为任性家长的代名词,价格只有更高没有最高。

对于很多有一定积蓄的中产阶级来说,学区房是比自住房更加重要的刚需,即使价格再高,想要购买的人仍不在少数。

不断的有天价学区房的纪录被刷新。11平米的平房,总价530万,每平米约46万,这是近期学区房交易的最高纪录。

学区房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2010年翠微小学学区房划片,与往年“小升初”政策变化最大的是,当年北京所有知名中学、大学附中都将首次全部参加“小升初”电脑大派位。

在这之前,类似北京四中这样的名校,根本不参加派位,但这个政策出来之后,北京四中也要招收片区内派位的学生。根据划片的方式,学区房的概念兴起。

学区房彻底火起来的时候是2014年,北京市开始全面取消共建入学,所有学生都必须就近入学。

这意味着以后孩子要上好小学,如果你不在学区内,只有买学区房一条路。虽然官方的本意是推行教育公平,但客观上其实助推了房价。

如此天价的学区房究竟是什么样子?

在一处已经出售完毕的学区房平房,推开破败的院门,是一处不到60平米的拥挤的四合院,其中被分割成了5间房,每间房子不到15平米,这每间房子经过拆分后,都具有独立的产权。

这座犹如废宅一般的院落没有任何生活的气息,唯一的作用仅仅是提供入学名额。透过斑驳的窗户,垃圾与杂物堆满了房间,有的地方甚至长出了杂草。

中介刘先生说,“买这样的房子的人,本来就不是为了住翠微小学学区房划片,甚至连出租都懒得租,只是为了孩子能上学。”

这种没有居住功能的高价平房,有很大风险。如果小学要求有入户调查,是会出问题的。这种房子不适宜孩子居住,如果到时候不准入学,很可能得不偿失。

畸变:租都没人要 还是有人买

家长们购买学区房后牺牲的生活质量是显而易见的。租起来都困难的房子未必不能居住,今年刚买下海淀区翠微小学的学区房的一位购房者。因为花了全部积蓄外加银行贷款,再加上四处找亲友借钱,才买下了一处“老破小”。

如今,他们一家三代挤在一处40多平米的屋内,“连早上上厕所都要排队。”“老破小”是学区房圈内的名词,意味着那些建筑年代久远,又老又破又小的房子。

即便如此,他也依旧不后悔。“既然选择了在海淀买学区房,就是打算要好好拼孩子。”虽然他的孩子目前只有一岁,但他已经计划给孩子上英语、奥数、钢琴等多个辅导班,提升孩子未来小升初的竞争力。

其实,从血拼学区房的那一刻起,家长们就开始了比拼,这种比拼将一直持续到孩子很久很久以后的未来。这种持续的焦虑,未必不会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健康。

在优秀教育资源越来越稀缺的情况下,学区房的畸变还在持续,市场的疯狂还会一遍又一遍的上演。

长按上图二维码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