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玉清
读书对我们这代人而言实在是件奢侈的事,既没时间又没书,每天都有干不完的农活。上初中时初遇小说,便为它所迷。直到高中毕业,最大的愿望是去书店工作,只是为了方便读小说,可惜没能如愿以偿。
小说真是“一书难求”。那时农村生活困难,多数家长舍不得让孩子读书,即怕花钱,又怕耽搁干活挣工分,再加上农村存在着重男轻女的老观念,女孩子读书的就更少了。当时,我是我们村唯一读完高中的女学生。那时候上学,书包里只有课本和作业本,根本没钱买课外书。同学们如果发现谁有本小说,就互相借着看,有时候那书也是坏的少头无尾。
看小说也是“秘密行动”。现在想想小说的魅力真是强大,我每次读一本书都停不下来,总是记挂着书中的人物故事,因为白天要上课,我就把小说放到膝盖上,边听课边看书。有时候怕被老师发现大炕上偷看性经历,就把小说藏在课本底下偷偷看。晚上父母从外间屋大炕上睡,我自己睡在里间屋的小土炕上。每天晚上等父母睡下,我就偷看小说,母亲经常监督我睡觉,只要看着有灯光就催我赶快睡觉大炕上偷看性经历,怕我点灯熬油,因为那时农村都用煤油灯,我就躺下用被子把灯光遮住看书,第二天发现鼻子被煤油灯熏得黑乎乎。农村冬天屋里特别冷,我蒙住头和灯,把一只手露在外边翻书页,所以那只手背冻得又红又肿。连续多年,每年冬天都会把那只手背冻坏,直到后来手背还是有点厚。
读起小说更是“陶醉其中”。现在回想以前读小说的情形,依然会感受到沉浸在书中的那种幸福和激情,随着书中的故事情节的起伏悲喜交加,时而高兴得笑着自言自语,时而难过得流下眼泪。记忆最深的就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青春之歌》,这两本书中的主人公有着相似的命运,成长经历艰难曲折,都为祖国和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林道静成长在一个富裕的家庭,可是父母对她别有用心,使她小小年纪就离家出走,从此过着流离失所的日子,后来她接触到地下党员卢嘉川、江华。她为地下党送情报,怕敌人发现,把情报藏在馒头里传递,还参加大游行等活动。特别是卢嘉川牺牲了,林道静还不知道,她仍然在约定时间耐心地等待着他。我真是替她着急难过,可惜我没办法告诉她!
保尔柯察金不愧是钢铁战士,他参加苏联红军后身受重伤,由于身体伤残严重,组织上派他去铁路工厂做团的工作,他坚持参加修筑铁路,兢兢业业奋不顾身,直到他双目失明,仍然坚持用硬质片做成的方框里写小说,最终在邻居女孩的帮助下完成了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我看到保尔和冬妮娅分手我很替保尔难过,当他又遇见丽达我好希望他们能成为终生伴侣,可是他又错过了机会,我真是替保尔惋惜,可能是我太希望保尔得到幸福了!甚至抱怨作者太残忍了,不应该把保尔写的如此悲惨。作者把书中的人物故事描述的淋漓尽致,扣人心弦,使我读后久久不能平静,从而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和启发,同时增长了知识,提高了阅读能力,为自己的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实我从小就是一个很任性的孩子,读书期间没少挨母亲数落,但是我坚持自己的目标,做到学习劳动两不误,林道静和保尔的故事深深地鼓舞着我,十几岁我就和大人一样干活,干就干好,从不服输,高中毕业后我在村里任团支书、妇女主任,负责村里的宣传工作,给村民们读报纸,登黑板报,受到了领导和村民的好评。
通过高考,我走向新的工作岗位,这对我来说真是天大的喜事,虽然不是去书店工作,但是比在农村劳动优越了不少。我曾多次去县图书馆借书看,我喜欢读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书,后来由于工作和家庭事务繁忙,渐渐地书也读的少了,可是心里对小说还是念念不忘,没读完的书继续放在床头,只是看书的进度再也没有那么快。
多少年来我爱读小说的习惯没有改变,只要发现售书摊,我都要去看看有没有喜欢的书。我觉得阅读可以帮助孩子开发智力,在我家孩子很小的时候,我就给他订了娃娃画报、幼儿画报,他不认识字,但是他能看懂图画,可能从小养成了习惯,在上学期间经常去龙门书店借书看,所以他的文科要比理科好些。现在学校要求学生每天阅读课外书,这样即可以使孩子增长知识,又可以减少玩电子产品的时间。2020年教育部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列为中学生必读书籍,就是希望孩子们要像保尔柯察金学习,做一个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钢铁战士!
作者简介:张玉清 夏津县退休干 部 爱好:运动、唱歌、读书。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不妥了删除。
壹点号 有源